“悠悠万事,吃饭为大。”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近年来,龙江乡坚决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积极打造田园综合体,全力推进乡村振兴。

龙江,山清水秀,风景优美,气候宜人,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土地肥沃,民风淳朴,自古有“鱼米之乡”和“米屯粮仓”的美誉。如今,龙江乡紧紧依靠境内农业资源,采用合理的综合开发手段,着力发展“烟+稻+鱼”轮番种养、“一年三熟”绿色高效、“一田多收”四季优产的生态农业。

在龙江万亩梯田上,“稻田公园”是龙江乡今年着力打造的一个乡村振兴示范点,进一步推动全乡基本农田保护、粮食安全落实。公园里,饱经岁月洗礼的田房、“啪啪”作响的水响耙、农耕传承和五谷丰登造型、开满格桑花的田间“幸福路”、彩稻画“喜迎党的二十大”、鱼跃龙门等以“农耕文化”为主题的景点景观点缀着成片的稻田;远处是绿树翠竹环绕的弄岗寨,白鹭纷飞、炊烟袅袅,寨子里有民宿、农家乐等,吃住行娱购功能逐步完善。这些景观和当地田园风光融合在一起,满满都是诗情画意。
日前,龙江乡在“稻田公园”里首次组织开展了“我在龙江有点田”认领活动,以此慰藉人们回归田园的“乡愁”。活动提供40多亩稻田供人们认领,认领者可认领稻米,可认领稻花鱼,也可以两种都认领,目前已全部被认领完。

这片“稻田公园”和乡内的其他田块一样,农民们采收完烤烟后,紧接着在田地里栽上当地特有的“红细软”稻谷,继而在稻田里放上鲤鱼、草鱼、鲫鱼、罗非鱼等。待到深秋,龙江便是稻黄果香、鱼跃人欢的丰收景象。
目前,“稻田公园”由龙陵县象吉劳务服务专业合作社管理。李富培是合作社的负责人,也是栽种稻谷和放养稻花鱼的一把“好手”。他每天都在田间精心管理着这些被认领的“稻谷”和“稻花鱼”。这些被大家认领的稻田和稻花鱼,等新米收割和稻花鱼加工出来后,由合作社包装好统一送到县城。稻花鱼也可以由认领者到现场抓,真正当一回名副其实的“渔夫”,体味稻花鱼在两掌与十指间游弋的乐趣。

行走在龙江,田园风光美、红细软米香、稻花鱼味鲜,龙江典型的生态农业风光扑面而来。自2016年以来,“龙江稻花鱼节”也成了这方民众特有的乡村节日和文化品牌,并吸引着各地游客慕名而来,累计接待游客140余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200多万元,农业和旅游业有效融合发展。据悉,2021年,全乡在发展稻、鱼综合种养的基础上,稻花鱼还带动户均增收2000余元。目前有稻花鱼加工企业6家,稻花鱼农家乐开办80多家,这样既增加了农民收入,又巩固提升了产业发展,产业链得到有效延伸。据龙江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主任卢升连介绍,今年,龙江种了稻谷18000多亩,稻田养鱼面积12000多亩,有望为群众实现收入1800多万元。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一路走来,龙江乡在打造“田园综合体”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区位、资源、环境、产业、文化等优势,紧抓“粮食安全”不放松,着力构建特色鲜明、绿色安全、品牌辨识的现代产业体系。下一步,龙江(乡)将继续结合打造“稻花鱼”跃龙江、“红细软”谷满仓、“乡村游”人兴旺三张特色品牌,积极探索“农业产品—市场商品—特色品牌”发展路子,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