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打开适老化模式 政府信箱 加入收藏 x
魅力龙江
龙陵龙江乡弄岗社区:党建引领促发展 乡村振兴正当时
发布日期:2022年09月16日 22:14 浏览:[] 作者: 来源: 打印

龙江乡弄岗社区,是龙江乡傣族文化保存比较完整的寨子,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古代傣语为“龙冈”,意思是“马鹿经过的地方”,而马鹿也是傣族的吉祥物;因坐落于龙川江畔,这里没有北方的一年四季之分,是长夏无冬、秋去春来的气候以及独特的民族风情让人向往,于2021年被确定为龙陵县乡村振兴示范点。

高举团结旗帜,强抓组织建设

龙江乡结合弄岗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紧紧围绕民族团结进步这个目标,切实把民族团结作为精神文明建设一项重要内容,列入该村议事日程,制定一系列的办法,通过各民族在生产发展、平时的各种交流完善了该村民族团结工作的组织建设,逐步实现了民族团结进步的制度化、社会化。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感党恩 听党话 跟党走”主题教育制度化长效化等重点工作,坚持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党的民族理论和政策,作为学习重点内容,确保全村党员干部民族理论政策知晓率不断提高。采用线上网络知识测试和线下纸质试卷测试相结合的方式,积极动员全社会广泛参与民族团结创建工作,进行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的宣传,让民族团结进步理念飞入寻常百姓家,营造了“人人讲民族情、人人说团结话、人人做进步事”的浓厚氛围。

创新产业发展模式,促增收稳产业

龙江乡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推进田园综合体前期工作,申报“稻花鱼习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抓实“红细软米”“稻花鱼”地理标志认定工作,打造“红细软”谷满仓、“稻花鱼”跃龙江、“乡村游”人兴旺三张特色品牌。结合示范点实际特点积极探索“稻+鱼”结合的产业发展模式,增加群众收入,从根本上保证粮食和渔业产业稳固发展。种植地方特色品种“龙陵红细软”、发展稻田生态养鱼、绿色防控、测土配方施肥科技措施融合的“四轮驱动”,实施龙陵县水稻绿色高质高效示范基地,积极发展“烟+稻+鱼”轮番种养、“一年三熟”绿色高效、“一田多收”四季优产等综合种养模式,合理提高种植效益,实现水稻播种18980亩,种植红细软8000余亩,养殖稻花鱼1.2万亩,产量881万公斤,产值2510万元;实现亩均产值达万元以上,既增加了农民收入,又巩固提升渔业产业发展。

以文化旅游为载体,助推渔业养殖高质量发展

“稻+鱼”是龙江乡乡村旅游的重要元素之一。龙江乡充分发挥“一个龙江、半个云南”的资源禀赋,深度挖掘民俗文化、农事体验活动、休闲娱乐项目,打响“鱼米饮食文化、休闲农耕文化、森林康养文化”三张牌,通过稻田养鱼基地的建设,大批游客到当地的农家乐、休闲农庄、家庭农场、种养殖大户家中或田间进行稻田观光、捉鱼体验,享受大自然风光,感受食鱼之福,带动了一大批集休闲、旅游、观光、体验于一体的乡村旅游业发展,对拉动县域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助推乡村旅游高质量跨越发展。自2016年以来龙江乡共举办稻花鱼节五届,累计接待游客140万余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200多万元;2017年以来龙江“稻花鱼”先后在中央电视台等多个综合频道亮相播放8次,提高了对外知名度,为龙江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加快示范创建促进三产业融合发展

龙江乡弄岗社区、弄玲村农旅融合示范点建设,通过项目实施,推动龙江乡“鱼米之乡 魅力龙江”农旅小镇建设,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延长农业产品产业链,推动烤烟、茶叶、稻花鱼等产业发展,提升龙江茶产业竞争力,进一步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创新模式活运作拓宽村级集体收益增收渠道,巩固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项目预计壮大村集体10万元/年,带动群众户均增收0.3万元/年,受益群众928户3288人。

推动茶旅相结合促农旅融合示范点

龙江乡茶文化历史悠久,万亩茶园土壤肥沃,山高云雾多,百里之内无污染,形成了一方纯天然、原生态的产茶净土,很适合本地茶种,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条件,使得茶业成为龙江的一大支柱产业。念好“茶经”,拓宽“茶路”,写好“茶文章”,龙江乡发挥生态环境优势,打造“生态茶园+休闲旅游”的双重发展模式,结合万亩茶园的自然景观及特色,利用经济林,打造观光 采摘园,全力打造“赏‘万亩茶园’、品农家饭菜”文旅融合示范乡,让各地游客实现“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茶叶种植不仅富裕了农户,也成为了龙江乡的一张名片,为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促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不断激活乡村发展内生动力,让茶香溢出村庄,让“茶业+茶旅”融合助推乡村振兴。助力全县乡村旅游发展,提升龙江乡村庄综合服务功能,强化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探索田园风光、民族特色、产业发展、村庄治理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进一步扩大群众收入,有效巩固脱贫攻坚工作成果,进一步推进乡村振兴实施,形成全社会关注、参与的乡村发展示范项目。

提升人居环境优化生态环境增强效益

有利于美丽乡村的建设,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生态文明发挥了较好的作用,提高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水平,改善村庄面貌,绿化美化新村,建设美好家园,改善群众的精神面貌,提高生活积极性。现在走进龙江乡弄玲村、弄岗社区,干净整洁的乡村小道,绿树成荫,楼房错落有致,改造的庭院显得古朴、典雅、清幽……处处都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走进龙江乡弄玲村,成片的茶树绵延山丘,在春日暖阳的照耀下生机盎然,茶农们头戴斗笠、腰挎竹篓,穿行于茶树间,巧手上下忙碌,采撷新绿;茶山上,采茶工背着竹篓在茶海间穿梭,勾勒出一幅春日采茶山景图。走进龙江乡弄岗社区家家户户前庭后院干净整洁,门前干净、屋后整洁、道路通畅、环境优美。不仅如此,该村还以党建服务发展为出发点,通过党建引领,将新建休闲农耕文化基地、梯田旅游步道、民族风情民宿、“红细软”稻米、稻花鱼特色农产品加工展销厅、万亩梯田摄影基地等特色旅游景点。

加快示范创建,以点带面串点成线

龙江乡弄岗社区结合龙陵县乡村振兴示范点创建行动,2021年以来龙江乡弄岗社区按照“生态优、村庄美、产业特、农民富、集体强、乡风好”总要求积极探索特色田园乡村建设模式全力推进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工作努力形成可借鉴、可推广、多样化的乡村振兴成果。走进龙江乡弄岗社区家家户户前庭后院干净整洁,门前干净、屋后整洁、道路通畅、环境优美。不仅如此,该村还以党建服务发展为出发点,通过党建引领,将新建休闲农耕文化基地、梯田旅游步道、民族风情民宿、“红细软”稻米、稻花鱼特色农产品加工展销厅、万亩梯田摄影基地等特色旅游景点。同时,加强村容村貌人居环境整治,建设配套排污、亮化、配套水、电等相关设施,建设鱼米饮食文化体验区、茶叶加工及茶旅文化体验区、农耕体验文化体验区,做好游客服务与管理中心改造工程,争取有效提升村庄面貌和品质,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环境。

下一步,龙江乡将依托优越的气候优势、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民族文化,积极探索“农文旅”深度融合的乡村振兴之路。积极打造“鱼米饮食文化、休闲农耕文化、红色旅游文化、森林温泉康养文化”四张名片,在空间上形成“沿江有湖泊温泉,半山有梯田茶园,高山有森林杜鹃”的旅游布局,在时间上形成“春赏映山红、夏住老窝棚、秋尝稻花鱼、冬游龙江湖”的四季特色,探索乡村旅游新业态,助乡村旅游焕新颜,“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文旅融合示范乡村建设取得成效,闯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村级经济更壮大、基层党组织更牢固的乡村振兴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