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打开适老化模式 政府信箱 加入收藏 x
魅力龙江
龙陵龙江:一座尊师重教的“教育之乡”
发布日期:2022年09月14日 20:29 浏览:[] 作者: 来源: 打印

龙江历来重视教育,形成了浓厚的教育氛围,学生读书激情也比较高涨,“读书起家之本”的思想已经深入民心。龙江人重视子女教育也是有传统的。据老人讲,龙江乡民国前就有好几处私塾、学馆。我们现在已无从考证当年龙江私塾之状况,追溯龙江教育发展历史,龙陵县第五中学,其史建于1965年,全称“龙江农业初级中学”,后更命名为龙陵县龙江初级中学,在2006年9月升格为完全中学,正式命名为“龙陵县第五中学”,建校至今,培养了高中生1500余人,初中生8000余人。龙陵县勐柳初级中学建校历史更为悠久,前身为腾冲县蒲川乡第四保国民小学,1945年鲁德云先生为首创办,为腾冲县管辖,1984年,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正式更名为龙陵县勐柳初级中学,建校至今培养了初中生9000余人;全乡有13所村完全小学,2所独立幼儿园,覆盖龙江所有村(社区),目前师资力量、教育基础设施基本完善,就学条件大大改善。回顾教育历程,我乡先后涌现出一大批有识之士,如:匡沛兴,龙江人,幼年在家乡就读于私塾和小学后就读于云南省立昆华师范,后担任中联部研究室副主任、顾问;多年来,从龙江走出去的处级以上领导40余名,在外公职人员2000余名,见证了龙江教育的辉煌与发展。

“只有读书才有出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龙飞凤舞,成为多少家庭最原始的动力!龙江人勤奋节俭是出了名的,而送孩子上学从不吝啬,再穷再苦也要供孩子上学。

大学刚毕业,我任教了几年,那个时候赵老师、杨老师、饶老师、范老师我们五个同为一个级组的老师并担任班主任,而每个学期到学生家家访是常规操作,学校教师每个假期都要对班上学生进行假期走访。以前,在念高中的时候就觉得那时候龙江考上一中念书的人很多,班里大多是龙江的同学,后来自己在龙江教书后才慢慢明白,这里尊师重教是真的深入人心。

第一次家访有些激动,走到每一家,群众都热情招呼,积极配合。不知是老百姓素质提高了,还是老师从事的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社会形成了尊师重教的好风气。走在路上,天空万里无云,没有一丝云彩,太阳火辣辣地炙烤着大地,我们被晒的大汗淋漓,身上的衣服也被汗水浸在身上,干渴乏累让人窒息。好不容易走到邦焕某位同学家,她家住在一片松树林里,相对来说比较凉快清爽。刚到她家门口,房屋破旧,道路泥泞,家里下脚的地方都没有。她在那里看书,似乎是我们的家访,打扰到她,她放下手中的笔,迅速站起来说了句:“老师好,爸爸老师来家访了。”

她和她爸爸热情地招呼我们坐下,并连忙给我们每人端来一杯热茶。喝着绿茶,甜悠悠的感觉沁人心脾。家访中得知,她还有一个正在念大三的姐姐,大学所学专业都是比较好就业的,而这几年这位同学的父亲几乎把所有的积蓄用来供姐妹读了,他父亲说:“家里很难,我知道,但是大女儿读书出来,找了工作家里自然好很多,从小我就让她们好好读书,只有读书才能改变命运,我就是吃不读书的亏,不然也不会这样,后面知道读书的重要可惜已经晚了。”他父亲还要用自酿的水酒来招呼我们,因为工作,我们拒绝了,老百姓的热情好客让我们感到了辛苦的价值和意义。随后我们到了很多家,无一例外每一家,群众都热情招呼,积极配合,有几家还要“强留”我们吃了饭再走。

家访结束,夕阳西下,我看着夕阳,那落日余晖散落在我的脸庞,没有一丝温暖,也没有一丝耀眼,被夕阳染红的大山显得格外明亮,就这样我看了很久很久。可能教育的意义就在于“老师用心教,学生用心学,家长用心支持”,而龙江教育正是如此。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乡党委 乡政府始终秉持教育优先的发展战略,始终把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最大的民生,加大重视程度和投入强度,推动教育事业持续发展。我们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我乡教育教学质量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回顾过去一年,虽然面对着诸多的困难和挑战,但龙江始终真心实意办教育,稳扎稳打求发展,全乡教育事业稳步发展,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其中:龙陵县第五中学2022年高考一本上线人数6人,本科上线人数97人,本科上线率达51.6%;专科及以上上线率达100%;文科最高571分,理科最高548分;中考最高分571.5分,560分以上6人,540分以上14人,全县前50名5人,排名全县第三名,全县前100名8人,排名全县第三名。勐柳初级中学学校统测积分获全县第三名,全乡各中小学、幼儿园都交出了满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