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及时有效的消除社会潜在隐患,清除重点敏感时期辖区不稳定因素,进一步做实筑牢命案防控工作,木城乡以“五个到位”工作措施为抓手,扎实推进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全力维护辖区安全稳定。
摸排到位,深入清查问题隐患。木城乡5个村(社区)综治维稳员、驻村工作队、民警发挥自身职业优势,结合“百万警进千万家”活动,坚持弘扬新时代“枫桥经验”,带领驻村辅警深入群众家中及辖区学校,商铺等人员聚集场所,充分发动社区居委会及群防群治组织,依托“人员熟、情况清、联系紧”的优势,广泛搜集发现社情舆情和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了解获取各类倾向性、预见性的矛盾纠纷和群体性事件隐患信息,有效提升化解矛盾纠纷、预防群体性事件的能力水平。
防范到位,全面掌控辖区情况。驻村工作队不断提升信息化实战水平,依托辖区村寨微信群、QQ群、网上工作群等互联网平台,全面搭建群众沟通联系渠道,及时向村委会、矛盾纠纷调解小组通报案件信息10余次,接收预警信息5条,稳控重点关注对象3名,有效提升了对社会不稳定因素的预知、研判和预防能力。
联动到位,充分发挥多元化解。主动与司法所、(村)社区、群防群治组织加强联系,充分发挥多元调处机制作用,比如乌木寨村驻村工作队采取“主动下访、上门调解”的方式,全年共同化解各类矛盾纠纷20余起。针对部分矛盾纠纷遗留时间长、群众积怨深、化解难度大的特点,充分发挥威望高、人员关系熟、群众信任的群防群治成员,加强沟通协调,注重法律与人情相结合,成功稳控历史遗留纠纷2起。
宣传到位,提升群众法治意识。深入各村辖区,通过集中召开户主会,逐户入户宣传、街面宣传、网上宣传相结合的方式,广泛开展普法宣传,通过加强沟通疏导、政策指引等方式,增强群众的法律意识,提升群众依法解决矛盾纠纷、维护自身权益的能力,引导群众通过法律途径表达个人诉求、维护自身权益,最大限度化解潜在危险隐患,预防和减少可能出现的极端维权行为。总计开展送法进校区、进社区、进农户服务上门活动100余次,发放宣传单3000余份,签订各类责任书1600余份,受教育群众达2000余人。
回访到位,筑牢化解长效机制。建立健全矛盾纠纷调解工作长效机制,积极开展矛盾纠纷回访工作,通过周边访查、电话回访和实地走访等方式,建立定期回访动态跟踪机制,及时了解当事人对纠纷处理的满意度,从中排查矛盾纠纷苗头和隐患,并把回访对象的意见和建议反馈给责任单位和当事人,督促整改,防止反弹,提高化解成功率和群众满意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