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打开适老化模式 政府信箱 加入收藏 x
魅力龙江
龙陵龙江乡稻田公园建设的“建设之路”
发布日期:2022年11月21日 21:21 浏览:[] 作者: 来源: 打印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近年来,龙陵县龙江乡坚决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积极打造田园综合体,全力推进乡村振兴。2022年6月龙江乡自筹资金20万元在弄岗社区乡村示范点旁建设“稻田公园”,稻田公园向农户流转稻田60亩(流转价格为1800元/亩),通过种植彩稻、展示农耕文化、修建田间步道等,展示丰富民俗农耕文化,体现秀丽梯田田园风光。

“稻田公园”是龙江乡今年在龙江万亩梯田着力打造的一个乡村振兴示范点。公园里有神秘的老窝棚、“啪啪”作响的水响耙、农耕传承和五谷丰登造型、开满格桑花的田间“幸福路”、彩稻画“喜迎党的二十大”、鱼跃龙门、记忆中的旱碾等以“农耕文化”为主题的景点,各景点点缀着成片的稻田。其中40.61亩由龙陵县象吉劳务服务专业合作社开展“我在龙江有点田”稻田认领活动、遇见最美龙江抖音短视频大赛、秋田遇“稻”你稻田亲子活动,切实为弄岗社区增加3万余元的村级集体收入,硝塘社区增加6万余元的村级集体收入。

龙江乡稻田公园的建设利于守护耕地保护“红线”,筑牢粮食安全“底线”。深入落实“藏粮于地 藏粮于技”战略,坚持以“农业为基、文化为魂、产业为径、富民为本”为宗旨,通过以上途径,有效将土地、居民、民俗、稻花鱼等资源进行集成,龙江乡5万亩耕地中,有4.3万亩主要用于粮食作物种植,有效地守住了耕地保护“红线”、粮食安全“底线”。有利于打好产业“组合拳”,提升产业“续航力”。稻田公园建设,有利于推进“水稻+稻花鱼”绿色种养、“农文旅”融合、“规模+生态”环保养殖等模式,推广种植地方特色品种“红细软”、发展稻田生态养鱼,全力打造具有龙江特色的精品产业品牌。近年来,龙江乡年均播种水稻18980亩(红细软8690亩),其中:发展“稻鱼共生”绿色种植模式1.2万亩,实现亩均产值达万元以上。“红细软”谷满仓、“稻花鱼”田飘香正成为龙江乡产业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有利于打响农旅“特色牌”,谋划壮大集体经济“新亮点”。近年来,随着龙江清塘梯田国家AAA级旅游景区、稻花鱼习俗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弄岗傣族民歌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成功申报,龙陵·龙江“稻花鱼节”成功开展,龙江稻花鱼、龙江螺蛳、龙江红细软的成功推广,龙江已成为乡村游、周末游、亲子游的最佳选择。截至目前,“龙江稻花鱼节”已成了这方民众特有的乡村节日和文化品牌,吸引着各地游客慕名而来,累计接待游客59.2余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7852多万元;培育稻花鱼加工市场主体6户,培育稻花鱼农家乐80多家,年带动户均增收2000余元。龙江稻田公园接待游客6.4万人次。

近年来,龙江乡坚持立足自然资源禀赋,以体验农耕文化为特色,积极打造田园综合体,推广乡内旅游头牌“稻花鱼节”,依托龙江乡清塘梯田AAA级景区,以农耕文化为特色,让农区变景区、农房变客房、田园变公园,创新“稻田+乡村游”发展新模式。下一步,龙江乡将建设稻田游泳池、七彩拱桥等别具一格的稻田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