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打开适老化模式 政府信箱 加入收藏 x
清新龙新
龙新乡雪山村:“农文旅”融合发展 乡村振兴“好钱景”
发布日期:2023年12月12日 19:15 浏览:[] 作者:黄丽华 尹艳坤 来源: 清新龙新 打印

近年来,龙陵县龙新乡雪山村坚持“以党建为引领、文化为纽带、生态为底色”的发展思路,通过以推进乡村振兴建设为主题主线,以实现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的宜居宜业宜游美丽乡村为目标,立足村情、创新思路,通过党建引领、群策群力,依托大雪山万亩杜鹃花海、雪山水碾水磨群等文化旅游资源,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和乡村旅游,真正让“村景”变成“钱景”。


让“农文旅相见”,共绘产业新蓝图。龙新乡雪山村聚焦产业发展,立足资源优势,突出地方亮点,明确产品定位,大力发展多元特色农业产业,有效带动群众增收致富。雪山村通过全面分析研判,确立了“夯实一产、突破三产”的产业发展总体思路,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依托雪山村传统产业茶叶,对望天坡周边1000余亩茶园进行有效管护,通过提升改造茶园、指导服务茶农、打造茶叶品牌等多种方式,做强茶叶产业,使茶叶成为群众稳实的支柱产业。同时,以文为媒、以茶相邀,举办了以“相约美丽雪山·共品千年茶韵”为主题的雪山古树茶采摘仪式暨第一届民间手工茶斗茶大赛活动,一等奖以1800元1000g的高价卖出,有力提升了雪山村茶产业延伸、茶市场拓展、茶品牌塑造。依托大雪山生态资源、文化优势,将发展农业产业与乡村旅游有机集合起来,通过“种”风景、“育”美色、“创”品牌,形成集果蔬休闲采摘、旅游观光、劳动体验于一体的特色农业旅游经营模式。目前,雪山村一产压仓作用凸显,三产赋能作用明显,乡村振兴示范点发展势头足。


让“农文旅相遇”,共享发展新机遇。龙新乡雪山村立足地域特色和优势产业,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特色文化、村风民俗,立足特色资源,厚植文化优势,探索乡村文化旅游,打造特色农业品牌,不断将生态、文化优势转化为乡村发展优势。坚持多方聚力,挖掘传承历史,以雪山河为主线,依托18座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水碾、水磨群,盘活文物资源,建立乡土展陈馆,传播农耕文明,弘扬优秀民俗文化,传承农耕文化,厚植中华传统文明根基。坚持多措并举,激发群众内生动力,打造农耕文化墙体,以“手绘上墙”“盆栽植墙”等形式美化、绿化、亮化村民小组人居环境。坚持多点创新,统筹协调,打造“风车大道”“田园小道”“雪山瀑布”等景点,创建原生态“雪山碾子米”“豆花香”特色品牌,增加村集体收入3万余元。今年来,雪山村累计接待游客5万余人次。同时,雪山村搭上“5·19中国旅游日”便车,举办龙新乡美丽雪山乡村旅游文化节暨生态茶交易博览会,打响“雪山古树茶”知名度,有力提升茶产业延伸、茶市场拓展、茶品牌塑造,活动期间累计接待游客1万余人次,拉动消费20万余元,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8万余元。目前,雪山村成立“龙陵县雪沁劳务服务专业合作社”,通过“支部+合作社+农户”形式吸纳辖区内多家餐饮店、种养殖大户参与入社,实现抱团发展、合作共赢,促进村集体经济与群众共同增收致富。


让“农文旅相拥”,共建美丽新家园。龙新乡雪山村坚持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根基和底色,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力争整个村民小组乃至全村形成文明向上的生活新风尚。雪山村积极发动群众开展“清三堆”“治三乱”集中整治行动,按照“先易后难,逐一突破”的思路,先后召开群众会60余次,让思想通透、有远见的村民先行动起来,在质疑声中抓落实,在行动中见真章。雪山村民自觉美化道路环境,用竹子编制篱笆围栏,用花草装饰道路两侧,雪山村寨容寨貌以及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美丽乡村初见雏形。目前,雪山村通过深入开展移风易俗,以“共商共建共享”方式发挥群众主体作用,秋场组户均义务出工60人次、每户筹资3000元,共计13.5万元,评选出“美丽庭院”52户,形成了群众自发、同心协力、团结一致、扮靓家园的良好发展势头。

农业产业“赋能”,农耕文明“塑形”,乡土文化“提神”,雪山村正朝着“一户一品”“一处一景”“一景一韵”的乡村振兴路子阔步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