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手”统筹负责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工作
龙陵县创建工作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县委、县人民政府成立由县委书记任组长,县长任常务副组长,县委副书记和分管副县长为第一副组长,有关县级领导为副组长,各部委办局主要领导、乡镇党政主要领导为成员的龙陵县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下设综合协调组、宣传组、“九进”活动指导组和督查组等十二个工作组,负责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工作各项任务的落实。
“两着力”扎实开展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工作
一是着力实施八大重点工程。通过抓好民族经济发展动力增强示范工程这个核心,民生持续改善示范工程这个根本,民族文化繁荣示范工程这个引领,民族教育促进示范工程这个主导,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工程这个载体,民族宗教事务治理示范工程这个基础,民族团结宣传教育示范工程这个保障,典型示范带动工程这个引擎来展现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过程中的丰硕成果,以脱贫攻坚成效夯实共同繁荣发展的经济基础、生态基础、社会基础,助推民族地区稳定发展、健康和谐、增收致富,激发各民族群众内生动力,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二是着力抓实“九+N进”创建载体。发挥好“主阵地、主渠道”作用,深入持久开展进机关、进乡镇、进村(社区)、进企业、进学校、进宗教活动场所、进军(警)营、进医院、进景区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九+N进”活动,营造全县民族团结进步学习氛围、工作氛围、活动氛围、社会氛围,实现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全覆盖、常态化。
“三部曲”全力推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工作
一是吹响“集结号”主动力。龙陵县分别于8月20日、9月4日、10月13日组织召开了龙陵县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工作动员会、推进会和调度会,对创建工作进行了动员安排和再统一、再部署,拉开了全县创建工作帷幕,吹响了创建工作冲锋号。二是外出“取真经”学经验。为全面深入推进创建工作,进一步学习借鉴友邻县(市)先进经验和主要做法。8月由县级分管领导带队,各牵头单位和各乡镇分管领导组成的龙陵考察组,赴瑞丽市、腾冲市实地考察了两地18个“九进”活动示范点,通过交流学习提高了考察人员对创建工作的认识,启发了工作思路,为全县创建工作提供了参考。三是种好“试验田”强示范。按照县级启动会要求,采取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相结合的方式,结合龙陵抗战、温泉、黄龙玉文化等实际,确定了71个县级示范点及创建时间表路线图,进一步细化目标任务,以71个县级示范点为引领,带动示范单位和非示范单位积极参与创建工作,形成了全社会和各族群众关心、支持、参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良好氛围。
“四引导”切实抓牢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氛围营造工作
一是新闻发布扩影响。9月26日,参加了保山市“民族团结进步”主题新闻发布会,对龙陵县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工作进行了新闻发布。全面介绍了龙陵县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取得的阶段性成效及下一步创建计划,官宣了龙陵县创建工作。中央、省、市级共16家新闻媒体参加了新闻发布会。二是媒体采访壮声势。借新闻发布会契机,邀请中央、省级10家媒体对龙陵县创建工作进行了集中采访,依托创建活动进机关、进乡镇、进村(社区)、进企业、进学校、进宗教活动场所、进军(警)营、进医院、进景区“九+N进”载体,全面展现了龙陵县民族经济发展、民生改善、民族文化繁荣、民族教育发展、美丽乡村建设、民族宗教事务治理、民族团结宣传教育等民族团结事业取得的成效。三是县媒宣传聚力量。对龙陵创建工作取得的成效及相关经验做法及时总结推送,龙陵电视台开辟“开展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工作”专栏,龙陵手机快报即时刊发创建宣传标语、创建信息,龙陵官方微信公众号、微博上及时发布转载创建信息、创建标语,各单位电子屏滚动播放宣传标语。展板、折页、海报等宣传资料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备编辑。四是知识普及全覆盖。广泛收集整理民族政策知识及相关创建知识,采用线上网络知识测试和线下纸质试卷测试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全县县、乡、村、组干部职工及其他各领域各行业人员广泛参与民族政策知识测试;在户主会、群众会上大力宣传创建工作及民族政策知识;同时,将民族政策知识学习纳入全县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党员培训教育、例会学习内容,进一步提高创建知晓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