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厕所连着大民生。近年来,龙陵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厕所革命”的重要指示精神,以提高农民群众生活质量为根本出发点,以抓党建促农村人居环境提升专项行动为契机,引导各级党员干部积极践行项目工作法、一线工作法、典型引路法,高起点谋划,高标准推进,有效推动全县农村厕所革命“蝶变”,真正把农村厕所革命惠民之事办好办实。
2018年以来全县共完成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改造34038座,截至2022年4月底,全县无害化卫生户厕普及率达75.2%,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明显提高,农村入厕环境发生了质的变化。农村公厕基础设施得到夯实。2018年以来完成行政村公厕改造提升93座,实现行政村100%覆盖1座以上无害化水冲厕所,且达到三净两无一明标准;完成规模较大自然村公厕改建20座。农户的改厕观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通过实施农村厕所革命,党员干部反反复复进村入户,深入做群众思想工作,农户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发生了积极的变化,户厕建设的积极性有所提高。由之前持观望等待态度到“要我建变成我要建”,户厕建设的愿望变得更加强烈了,户厕建设的积极性发生了质的转变。农村人居环境发生了较大改善。实施户厕建设,家家户户建起了新厕,有效地御除了旱厕,解决了无厕所衣户的难题。同时将农村厕所革命有效融入美丽乡村建设,打造一批亮点村庄,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村容村貌大变样,农村人居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让群众共享了改革发展成果,真正实现了“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掖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理念。促进了农村社会发展,实施“厕所革命”中,将改厕与改思想有效融合,改变了农户的生活习惯,促进了农村社会发展。
龙陵县在实施农村厕所革命中始终坚持压实责任分工,强化投入保障,创新举措机制等多方面深入发力,已初步形成“353”的模式和经验。
打牢“三大基础”。打牢责任压实基础。龙陵县深入贯彻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要求,成立了以县委书记、县长为组长的农村人居环境领导小组,下设农村厕所革命专项小组,各乡镇也相应成立了工作机构,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局面。制定出台了《龙陵县农村厕所革命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18-2020年》《关于扎实推进“十四五”农村厕所革命实施意见》及各年度实施方案。组建了农村厕所革命专班,加强改厕技术指导。打牢数据信息基础。以乡镇为单位,广泛开展调查摸底,将农村厕所基础信息和改厕信息、农村问题厕所信息全部录入云南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平台。打牢宣传发动培训基础。累计召开县乡村培训会498场,培训农村改厕施工人员1050人次,培训农民31500人次。同时采取进村入户、微信群、广播等方式,大力宣传农村改厕重要性,落实“三个带头”-党员带头、村干部带头、发放改厕明白纸35200份。
把好“五个关口”。把好思想发动关。实行县处级领导挂乡镇,乡镇领导挂村,村三委挂组,党员干部包农户的机制,深入农户宣传改厕政策、入厕文明等知识,充分发动群众自主参与,有效避免了干部干,群众看。把好产品遴选关。严格对标国家标准,从源头上严把产品质量关,通过线上理论培与线下现场培训相结合,让改厕操作手和农户们对产品有充分了解。从一体三格式化粪池材质、三格池的长度比例、有效容积、排气口缺一不可。把好改厕质量关。印发了《云南省农村厕所改造技术指南》《三格式户厕建设标准》,制定改厕规范流程,改厕技术指导员面对面传授“三格式化粪池户厕建造”、“防渗漏安装”等知识,让所有参与者都能掌握监管技能。鼓励“改厕明白人”、村干部、群众带头监督施工,对厕坑开挖、坑底铺沙垫层、化粪池安装或支砌、灌满水回填、化粪池盖子和排气孔安装等重要环节实行重点监督。把好改厕验收关。组建验收队伍,从相关部门抽调技术人员组成验收队伍,制定验收规范,户改厕验收必须提供一户一表并附有参照物的建前、建中、建后三张图片材料,验收表必须有农户签字同意,乡级验收合格。制定验收方法,首先由乡镇初步验收合格后提出申请,再由县级进行抽验,验收不合格责令乡镇限期整改到位,再复验合格方能通过验收。把好管护督促关。将农村户厕和公厕管仿纳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红黑榜”评比内容,督促厕所管护,保证随时干净整洁。
落实“三大保障”。强化资金投入。按照先建后补的原则,经验收合格,每座农村卫生户厕补助1000元(沼气池改厕补助500元),公厕改造提升每座补助10万元。积极鼓励民间资本、社会资本参与农村改厕。优化举措机制,保障政策扶持。把农村厕所革命工作成效纳入美丽乡村建设评比的内容,无害化卫生厕所改建后厕所粪便污管护不到位的作为扣分项。注重跟踪服务,保证规范管理。以实施中央农村厕所革命整村推进项目为契机,采购吸粪车29辆,发放到各乡镇。积极探索农村厕所粪污资源化利用模式,加大农村厕所粪污管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