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陵县木城彝族傈僳族乡切实把严防境外疫情输入作为当前疫情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毫不放松抓实抓细防控境外疫情输入各项工作,采取多种手段坚决阻断境外疫情输入,全民动员,严阵以待,牢牢守住边境线,坚决打好防控境外疫情输入阻击战。
木城彝族傈僳族乡地处祖国西南边陲,以怒江为界,与缅甸一衣带水,国境线长达19.71公里,是龙陵县唯一的少数民族边境乡。为做好境外疫情输入防控工作,木城乡进一步筑牢境外疫情输入“安全墙”,确保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持续向好形势不发生逆转。
及时部署防控工作。木城乡组织辖区内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中央、省、市、县关于防控境外疫情输入工作的相关会议精神及工作要求,并运用“云岭先锋”平台、微信短信、农村广播、流动宣传车等,向广大群众宣传疫情防控政策,切实推动广大群众增强风险防范意识,毫不松懈抓紧抓实抓牢各项防控工作。并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党员干部、人民群众作用,通过全面封堵通道、全面联防联控、全面摸排宣传“三个全面”的方式,封堵各类便道、通道,布设边境执勤卡点29个,加大对外籍人员、境外返乡的监测力度,有效织密边境疫情防控网。
严格落实“网格化”管理。木城乡各村(社区)党组织以村民小组为基本网格,由乡镇党员干部、驻村工作队员和村(社区)干部带头,动员广大群众组成党员服务队、护村队、民兵应急分队、志愿服务队,并通过划分责任区、设立示范岗等方式,在边境通道、山口小道、便道等重点部位开展巡逻执勤。重点针对辖区内是否有境外滞留人员、境外旅居史人员、与境外人员密切接触者等,逐户逐人开展摸底排查,确保防范境外疫情输入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坚持“不落一户、不漏一人”的原则,乡村党员干部分组划片联户排查,对辖区已出境人员、境外进入乡内人员及涉缅婚姻家庭人员等3类人员进行摸底排查,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整合乡村及边境派出所力量,对3类人员进行逐户走访及电话联系,告知并动员境外相关人员暂时不返回境内,境内人员暂时不能外出。通过落实3户5户家庭联防联控机制,逐户压实农户及小组长责任,同时,搭建“乡镇+村(社区)+小组长+网格化小组长+农户”的立体化网格化体系,确保责任压实到位。
党政军警民形成合力。木城乡认真落实属地管理责任,把防控境外疫情输入作为推进党政军警民合力强边固防的重要载体,作为检验深化边疆党建长廊建设成效的“试金石”,制定完善工作方案,统筹做好驻地部队、外事、公安、卫健等部门的人员、物资调配,不断强化沿边地区社会管控,加强边民管理,最大限度减少非必要人员流动。充分发挥司法、综治、边境派出所、边防连、护边员等力量,定期不定期对19.71的国境线开展常态化巡逻;充分利用覆盖边境的视频和雷达监控,由边防派出所、边防连对边境线进行全天24小时监测;对乡内木城老厂、等养渡口进行暂时强制物理阻隔,实施封闭管理,织牢织密边境管控网,牢牢守住国门、守住境外疫情输入的第一道防线。
众人拾柴火焰高,在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下半场”,木城乡充分发挥整合各方力量,形成“村村是哨所、户户是堡垒、人人是哨兵”的疫情防控工作格局,全面阻断境外疫情输入风险,确保边境辖区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