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打开适老化模式 政府信箱 加入收藏 x
防控动态
龙江:“送书送教上门”甘当“疫情教书先生”
发布日期:2020年04月16日 08:54 浏览:[] 作者: 来源: 打印

“很意外、很惊喜、很感谢!三月以来,我们夫妻俩还在为孩子在家学习没有课本发愁,没想到党委政府考虑得这么周全,把书本送上门来,真是想到家长的心里去了!”龙江乡部分家长开心地说道。

“送书上门”解学习之忧

根据龙江乡中心学校统一安排,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新寨小学充分发挥校村联动,采用送书上门方式,以最快速度将纸质版春季教材精准送到每位学子家中。统筹谋划,扎实推进。按照“不漏一人、错时错地、安全有序”的原则,关注每个子女学习需求,扎实推进“送书上门”活动,确保每个学生不因疫情而掉队。强化责任,精准发放。积极组织全校教师领取书籍,经过严格的消毒工作,将各科课本按学生个体进行打包装袋,用标签标注学生详细住址、学生姓名、家长姓名和联系电话,以村民小组为单位统一送到各片防疫防控卡点,保证了教材发放工作落到实处。送书上门,不漏一人。为确保1000多册教材资料精准发放到127名学生手中,由学校牵头,组织小学教师和村组干部分片分组将领到的书本逐一分发到学生家长手中,解决了家长和学生的燃眉之急。

“有了书,我那孩子就不用一天到晚紧盯着手机啦!孩子在家就可以更安心、更专心地学习了!在非常时期,学校老师还亲自来送书,真是不容易!”拿到书本后的家长濮桂芬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纷纷表示感谢。

面对疫情,挡不住新寨村送书上门的脚步。送书上门活动让每位学生感受到党和政府送去的温暖,真正做到疫情防控期间学生学习不掉队、停课不停学。

“空中课堂”连师生之情

新冠肺炎疫情给春季学期开学按下了“暂停键”。为了让学生在疫情期间离校不离教、停课不停学,新寨村积极组织全校师生利用数字电视、互联网和手机APP“空中课堂”开展在线教育教学工作,保证疫情防控与教育教学工作“两不误”。

据小学校长李自健介绍,我们坚持育人为主、学科为辅,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居家学习提供指导。利用电视、手机等多种方式,自主选择教育部、省教育厅提供的优质教学资源和疫情防控一线感人事迹素材,开展线上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生态文明、生命健康、法治精神等教育。同时,加强德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通过信息化途径,强化课外阅读、艺术鉴赏、家务劳动、室内锻炼、家庭观影等活动。教导主任李能蒋介绍,对于一二年级学生,我们积极促进家校沟通,加强健康状况监测,加强防护管理,不开展线上教学活动,不安排书面作业;对于三至六年级学生,我们严格控制在线教学时长,每次教学活动持续时间控制在20分钟以内,每天网络教学控制在80分钟以内,严格控制作业量,确保不增加教师、学生负担;对于学龄前儿童,我们通过微信方式,加强家校共育、亲子教育、亲子互动指导,促进幼儿在疫情防控期间得到老师和家长的情感关爱,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卫生习惯。

网课上,教师发挥潜能,穿插富有创意、充满乐趣的学习内容供学生自主选择和学习运用。比如,语文老师通过制作符合学生阅读能力的名家经典美文欣赏的美篇,每天推送一首古诗的微课视频,注重对学生古诗词文化的熏陶和培养;数学老师运用数学小知识制作与疫情相关的小视频,让学生了解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数学;体育老师利用QQ群上传习题、小游戏、在线比赛,等等。

教师周秋冬介绍说,她的学生主要是通过“空中课堂”听课,学生听完课后她就利用微信平台的“每日交作业”小程序给学生布置作业、批改作业。有些无法通过“空中课堂”听课的学生,她就发“视听”APP教学视频让他们学。教师赵薇说:“第一次离开教室、离开讲台,用电脑进行线上直播教学,虽然不是很习惯,但方法很好,学生们在家也不会耽误学习。”

五年级学生李倩每天就是通过观看“空中课堂”进行学习的。她说:“有时候也通过其他视频听课,老师每天都安排作业、背书,我们发视频给老师进行检查。”

这边老师变“主播”,那边学生变“粉丝”。三年级学生李娜每天都坚持在家通过线上的直播教学进行学习。看着出现在电视机里的老师进行在线授课,还有父母的陪同听讲,李娜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学习新体验,学习的劲头也就更足了。

同时,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在入户遍访时也督促在校大学生和中学生,充分利用电视网络、笔记本电脑、手机APP等“空中课堂”,坚持在线学习。比如,在校大学生李庆波、李改娇利用笔记本电脑进行在线学习、李改佐、李恩柔利用手机APP进行在线学习,在校中学生李进焕、李恩睿利用电视网络进行在线学习,等等。

师生同心,充满温情。在疫情面前,教师给予学生更多的是爱与关怀。每天老师的问候给予孩子们鼓舞和力量,每周老师的定点在线答疑,让教师和学生的交流较以往更多了一份包容。在疫情面前,平时淘气的孩子一瞬间长大了、懂事了,孩子们眼中不苟言笑的老师突然之间不再那么严厉了,言语充满了关爱与耐心。师生的距离仿佛拉近了许多,师生间的交流温暖着彼此的心,满屏的温情言语,传递着一种大爱。线上的无声交流,仿佛感觉新寨的孩子们突然之间成长了。平时老师们眼中“爱恨交织”的学生其实都有着一颗真诚、善良的心,他们爱国、爱校、爱家,她们在老师的引导下不知不觉地学会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用手中的画笔去描绘、用实际的行动去支持。此时无声胜有声,教师用这种无言的方式传递着对学生的关爱,这是疫情期间别样的爱与力量。

“送教上门”答学生之惑

“感谢你们每周都来我家给孩子送教上门,陪伴孩子、鼓励孩子,给孩子以希望、信心,真是太感谢你们了。”家长黄艳华紧紧握着送教老师付明卫的手感激地说。“每个星期老师都要上门来给孩子上两节课,孩子只要听说老师要来,就特别兴奋,多早就到门口等候老师。我们没有文化,辅导不了孩子,多亏老师上门辅导,让孩子在家也能享受到学校教育。”张晓东的奶奶眼眶湿润,感动之情溢于言表。

“送教上门以来,感触最多的就是孩子们天真的笑容,看到他们一点点在进步,我们打心眼里高兴。”新寨小学肖自仙老师深有感触地说。

据校长李自健介绍,新寨小学自3月以来,11名教师分成2个组按照上下两个片区开展“一对一”送教上门服务活动。教师除了检查学生作业、解答学生疑问以外,还宣传疫情防控、脱贫攻坚、护林防火、防震减灾等政策知识,特别是督促学生学做家务、参加劳动,做到学习劳动同进步。同时,希望家长们在特殊时期做孩子学习的陪伴者,积极配合学校做好线上教学工作,陪伴孩子们共同制定居家学习、生活计划,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做孩子学习的监督者,督促孩子们控制电子产品使用时间,培养孩子自主学习能力。

送教活动让每一位山区学生切实感受到了学校教师送去的温暖与爱,让疫情防控期间学生在线学习不掉队、停课不停学落到了实处,激励了学生求学的信心,真正做到了义务教育有保障。“送教路上,我们将一如既往,用实际行动诠释责任与担当。”送教老师周秋冬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