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是身体在向你求救的信号!
“疼痛”,想必多数人都经历过,往往觉得是 “小毛病”—— 头痛了忍忍、腰痛了歇歇、关节痛了贴片膏药就完事,但您知道吗,疼痛早已被医学界列为继 “呼吸、脉搏、体温、血压” 之后的第五大生命体征!疼痛是身体发出的信号,提示我们可能存在健康问题,一起来了解吧。

哪些疼痛在提醒我们健康出现问题:
一、疼痛的类型和位置:
不同的疼痛类型和位置可能指示不同的健康问题。例如,急性疼痛:比如磕碰伤、术后痛、牙痛等,提醒你 “身体受伤了,快处理!”。慢性疼痛:如慢性头痛可能是偏头痛、紧张性头痛或其他严重疾病的征兆;背痛可能是脊柱病变或内脏疾病的表现;关节痛可能是关节炎、痛风或其他风湿性病变的症状;长期下腹部坠胀、疼痛及腰骶部酸痛,可能是盆腔炎或子宫内膜异位症等。
二、疼痛的强度和持续时间:
剧烈的疼痛或持续时间较长的疼痛通常是身体发出的紧急信号,需要立即关注。例如,突然发生的剧烈头痛可能是脑卒中或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信号;心前区激烈的疼痛或不适感,可能是心肌梗死的信号。
三、伴随症状:
疼痛如果伴随有其他症状,如肿块、麻木、无力、恶心、呕吐、视觉问题、言语障碍等,这些都可能是健康问题的迹象,需要及时就医检查和治疗。
四、心理因素:
疼痛也可能与心理因素有关,如焦虑和抑郁。这些心理状态可能导致或加剧疼痛感,提示我们需要关注心理健康。科学应对疼痛,别等 “小痛” 变 “大病”。

出现这些情况一定要及时就医:
•疼痛持续超过 1 周不缓解
•疼痛剧烈到影响睡眠 / 走路
•伴随发热、体重骤降、麻木无力等症状

正确用药,避开 2 大误区
误区1:“止痛药都上瘾”—— 只有阿片类强效止痛药(如吗啡)长期滥用才会上瘾,普通止痛药很安全。
误区 2:“疼了才吃,不疼就停”—— 慢性疼痛需要规律服药,才能稳定控制病情。
正确做法:
1.遵医嘱用药,不要自行加量或换药!

2. 做好日常防护,比如预防颈肩腰腿痛,可这样做:
•久坐族:每 40 分钟起来活动 5 分钟;
•低头党:手机举到与视线平齐,避免颈椎过度前屈;
•搬重物:用 “蹲起发力” 代替 “弯腰硬搬”,保护腰椎不受伤。

3. 辅助缓解疼痛,可以这样做:
•头痛:用指腹轻按太阳穴,配合深呼吸 3 分钟;
•腰痛:平躺时在膝盖下垫个枕头,放松腰部肌肉;
•关节痛:热敷 15 分钟 + 轻柔按摩,促进血液循环。

4. 心理调节:别让 “焦虑” 加重疼痛,研究发现,压力和焦虑会让疼痛感 “放大”!试试每天花 10 分钟做冥想、听轻音乐,保持好心情,疼痛也会减轻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