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打开适老化模式 政府信箱 加入收藏 x
龙陵县统计局
索引号 01526278-3-30/2018-0903001 发布机构 龙陵县统计局
公开目录 统计分析与信息 发布日期 2018-09-03
文号 浏览量
主题词 其他
龙陵县第三产业增速回落原因分析

今年以来,龙陵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县稳增长各项政策措施,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力促经济社会平稳发展,但第三产业发展缓慢,增速回落,对全县经济的拉动力较弱。经初步核算,上半年,全县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11.29亿元,同比增长3.3%,占地区生产总值34.52亿元的32.7%,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10.2%,仅拉动GDP增长1.1个百分点。

一、上半年全县第三产业发展特点

(一)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持续回落。上半年全县经济平稳增长,但主要靠第二产业(工业、建筑业)拉动,第三产业发展缓慢,同比仅增长3.3%,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7.5个百分点;对全县经济的贡献率仅10.2%,拉动GDP增长1.1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回落2.4个百分点,拉动能力明显减弱。

(二)各行业发展不平衡。上半年,全县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1.29亿元,同比增长3.3%,其中:增速排第一位的行业是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2833万元、增长15.3%,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2.5%,占比最小,虽增长快,但对第三产业增长的拉动力最小。增速排第二位的是住宿业,增加值3252万元,增长9.0%,占第三产业的2.9%。增速排第三位的是餐饮业,实现增加值7986万元,增长7.7%。增速排第四位的是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343万元,增长7.4%。其余行业增速依次是零售业,增加值6735万元、增长6.8%;自有房地产经营活动业,增加值3826万元,增长5.0%;批发业增加值7340万元,增长4.2%;金融业增加值8843万元,增长3.6%;房地产业增加值21786万元、增长2.8%。增速排末位的是非营利性服务业,实现增加值51989万元,增长1.0%,占三产的比重最大,高达46.0%,拉动强,但增长困难。

(三)非营利性服务业依然是第三产业的重要支撑。上半年,占比居第三产业增加值第一位的是非营利性服务业,其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46.0%,对第三产业发展贡献率达13.8%,拉动第三产业增长0.5个百分点,是全县第三产业的重要支撑;占比居第二位的是房地产业,其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19.3%,对第三产业增长的贡献率达16.5%,拉动第三产业增长0.5个百分点;占比居第三位的是批发和零售业,其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12.5%,但上半年仅增长5.5%,对第三产业的支撑较小。

二、第三产业增速回落原因分析

从上半年来看,全县实体经济对第三产业的贡献和拉动较弱,第三产业主要靠非营利性服务业支撑,而该行业的增加值主要依据地方公共预算支出中的八项支出增速来测算。第三产业增速回落的主要原因是批零住餐、房地产、金融等实体经济行业发展缓慢,相关主要基础指标增速过低所致。主要表现在:

(一)传统的批零住餐业发展缓慢。上半年,全县批发业销售额同比增长10.2%,比上年同期上升1.2个百分点;零售业商品销售额同比增长14.7%,比上年同期回落0.4个百分点;住宿业营业额增长17.4%,比上年同期上升1.4个百分点;餐饮业营业额增长16.6%,比上年同期回落0.9个百分点。主要原因:一是限上企业规模小,拉动力弱,目前全县共有限上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业企业23户,加之受电子商务、网络购物等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冲击和影响,消费分流现象严重,增速稳定在一定水平,难有突破。二是纳限基础薄弱,增长后劲不足,部份达到或接近限额标准的个体户,不同程度存在纳限后会增加税赋和各类报表业务的思想顾虑,配合纳限积极性不高。

(二)金融业持续下滑。1—6月,全县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同比仅增长3.7%,同比回落10.5个百分点,其中全县存款同比下降0.4%,贷款同比增长17.2%。主要原因:一是我县金融体系不完备,辖区内无政策性银行(主要是农业发展银行),一直以来,农发行存贷款数据无法在县域金融统计报表反映。二是随着去年财政部50号、62号和83号文件的下发,地方政府融资渠道更多靠政策性银行贷款和基金,欠发达地区的商业银行和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由于受国家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的调控,表现为信贷增长乏力。三是自去年下半年以来,财政性存款一直在下降,企业产品市场价格低迷,资金回笼慢、利润低,难以形成存款,全县金融机构存款持续下滑。

(三)商品房销售面积大幅回落。1-6月,全县累计销售商品房5.51万平方米,仅增长0.1%,较去年同期回落26.3个百分点,直接拉低三产增速4个百分点左右。主要原因是我县房地产业开发接近尾声,基本无库存房源,且无新增楼盘。虽然房地产业从业人员和房地产业从业人员工资总额分别增长19.4%、17.2%,增长较快,但对三产的拉动力较弱。

(四)电信业务总量增长缓慢。1-6月全县电信业务收入增长-11.2%,低于目标41.2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受网络提速降费政策的影响,加之近年来电信业发展迅猛,市场已基本饱和,基数较大,保持快速增长较为困难。

(五)财政八项支出持续增长压力大。上半年,财政八项支出合计增长6.6%,低于计划目标18.4个百分点。预计全年增长15%,低于目标10个百分点。主要原因:一是随着全县脱贫攻坚的深入推进,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脱贫攻坚、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投入不断加大,且涉农资金不列入财政八项支出,要保持八项支出较快增长十分困难。二是县级财力有限,“三保”支出逐步增加,各种刚性支出进一步增多,重点项目建设投入及偿还地方政府性债务还本付息进一步加大,财政收支矛盾加剧,统筹难度增加。

三、加快第三产业发展的工作建议

(一)加强监测预警分析。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各项稳增长政策措施,坚持国民经济核算联席会议制度,对标对表,挂图监测,及时掌握各行业发展的第一手资料,加强预警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强化目标倒逼,压实责任,推动第三产业快速发展。

(二)加快发展旅游业。抢抓云南建设旅游强省和保山打造“东方黄石公园”的机遇,充分发挥我县的资源和区位优势,建立健全交通、游览、住宿、餐饮、购物、娱乐相结合的旅游服务体系,加快农贸市场、批发和零售市场建设,不断提升宾馆、酒店等级,充分发挥旅游业对经济的拉动作用。

(三)加大金融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加强政银企合作,围绕全县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进一步加大对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壮大的信贷支持力度,通过支持实体经济加快发展,努力创造和提升利润空间,不断增加银行存款额度,促进地方经济快速发展。

(四)做好培规纳限工作。要通过政策引导、行政手段等方式,做好“个转企”“下升上”工作,促使达到一定规模的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服务业个体户注册为私营企业;加大培规纳限力度,督促企业及时完善相关手续,成熟一户及时申报一户,为第三产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五)努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围绕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长和对服务业更高层次的需求,在加快发展传统消费产业的同时,因地制宜地的发展健身、休闲娱乐、信息咨询、中介和家政服务、职业教育等新兴产业,努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