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走进碧寨,气势磅礴的怒江畔,拳头大的芒果挂满枝头,道路两旁随处可见棕色、白色保护袋远远望去,像是“满天的星星”。一步一路皆是风景,一山一林皆是产业。

党建引领,生态发展
碧寨坚持“生态立乡”,结合怒江流域生态恢复治理,着力调整产业布局,采取政府主导、部门扶持、能人带动、农户发展的模式,生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引导和带动农户在辖区荒地、路边林地、怒江沿岸大力发展芒果产业,助力乡村振兴。2016年,碧寨乡以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和扶贫开发整乡推进项目为契机,在怒江沿线推广种植芒果,突出党总支引领,按照“支部+合作社+党员+农户”的发展模式,调动农户积极性,推动全乡芒果产业全面发展。截至目前,全乡12个村(社区)种植覆盖11个村(社区),种植户达1702户,种植面积达7317.4亩。

技术助力,强化管理
为切实加快芒果产业发展,彻底扭转种植户重栽轻管、后续管理不到位等问题。碧寨积极向农业局、林业局汇报争取技术支持,强化对果农进行芒果嫁接改良、套袋、芒果控花等技术指导和培训。理论培训与“一线”指导相结合,技术专家从培土、嫁接、施肥、防病虫害等中耕管理到修剪、套袋,最后到采摘,每一个环节都耐心讲解,现场示范,引导群众用传统技术、专业技术防控药物干预,为芒果产业生态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截至目前,已开展培训40余次,全乡1702户果农实现了培训全覆盖。

典型引路,示范带动
碧寨以“合作社+大户+农户”的发展模式,带动农户发展芒果产业。2017年,作为沿江村的新林村成立了泰龙芒果专业合作社。作为芒果产业的“领头羊”,合作社多次组织成员外出考察学习,寻找市场、好品种,学习好技术。2017年,外出考察学习引进的“金煌芒”品种,目前市场价4.5元/斤,促进了群众增收。同时,芒果产业发展,注重发挥大户“典型引路”作用。李加聪是新林村党总支书记,也是芒果产业的种植大户。2017年,政府主导,大力推广芒果产业,但大部分农户对于芒果种植仍处于观望状态,为此,他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积极加入泰龙芒果专业合作社,通过流转17亩土地进行白象牙、金煌芒两个品种芒果试验种植,2019年芒果进入挂果期、产生了不错的效益,群众在看到李加聪的种植效益,纷纷种植芒果。截至2022年,新林村种植芒果350户,种植面积达3500余亩。

优势凸显,促农增收
碧寨乡位于怒江峡谷西岸,得益于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亚热带干热河谷气候,台农、盛德龙、金煌芒、白象牙、小奥、大奥、桂七等不同品种的芒果多在这里安家落户。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引下,专业有力的技术指导及精准有效的政策扶持,今年碧寨的芒果迎来了盛果期,台农、金煌芒、小奥芒果正在采摘,其余芒果也将在10余天后陆续进行采摘,“日出而摘、日落而交”,早上采摘下午就拉给芒果收购商,芒果品质良好,价格喜人,台农约5-6元/公斤,金煌芒约4-6.2元/公斤,小奥约4.5-7元/公斤,农户的腰包鼓了、笑脸也多了,怒江沿线芒果产业成效逐渐凸显。

据了解,碧寨乡芒果种植1702户全部加入泰龙芒果专业合作社,其中芒果面积100至200亩的种植户有4户,50至100亩的种植户有2户,20至50亩的种植户有33户,其余均为20亩以下。7317.4亩中,盛果面积500余亩、初挂果面积1500多亩,2022年预计产量可达800吨,实现群众经济收入约42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