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风革命效能建设活动开展以来,碧寨乡以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转身就抓落实的优良作风聚焦“生态立乡、农畜强乡、科教兴乡、文旅名乡”四大发展战略,真抓实干,攻坚克难,全面吹响乡村振兴号角,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见效。

聚焦生态靓乡村。碧寨乡以“一步一处一美景、一户一村一幅画、一山一水一风光,一村一组一天地”为目标,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打造一村一个示范点,严格落实“河(湖)长制”、“林长制”工作,生态环境呈欣欣向荣发展态势,合理规划污水处理项目,生活污水处理收集率不断提升。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利用主题党日、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等开展人居环境大整治行动、清河行动、道路清淤等活动,人居环境持续向好发展,“花开路两旁,破罐上是多肉,龙吐水,碎瓦片,干净整洁的地面”是杨梅田村回龙小组最真实的写照,也是碧寨乡生态扮靓乡村的缩影。

聚焦产业强乡村。为绘好乡村振兴新图景,碧寨乡牢牢抓住产业发展这个关键点,立足实际,不断做强产业支柱,推动集体经济提质增效。2022年来,碧寨乡坡头村因地制宜,与半坡村、天宁社区“抱团合作”,以“突出本地产业优势、加强与企业合作、打响产业品牌”为抓手,盘活半坡村70亩茶园,共同建设石斛种植园和大树番茄种植基地;立足“党总支+农户”发展模式,推行“党总支+农村低收入人群”利益联结机制,自主经营肉牛养殖场,带领群众发展肉牛产业,不断探索经济发展好路子,进一步推动集体经济向好发展。乡村振兴行稳致远,碧寨乡各村(社区)产业发展一直在路上,黄山羊、烤烟、甘蔗、核桃、芒果、无筋豆、青早豌豆等核心产业也将为碧寨乡村振兴发展不断蓄力。

聚焦科教兴乡村。碧寨乡党委政府在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上积极谋划、主动作为,在制度、基础设施、思想建设上持续发力,制定《碧寨乡党委政府班子成员挂连学校制度》《碧寨乡人民政府对两所初级中学教育发展奖励实施方案》,通过实地调研在一线发现问题,积极向上级争取项目资金用于改善教育环境,目前杨梅田小学食堂在建成中;高度重视家庭教育,采取“家校联动”模式,家访到户到人,从根本上转变家长思想认识,根植教育重要性,推动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在科学技术发展方面,碧寨乡聚焦烤烟、石斛、畜牧、甘蔗、核桃、豌豆等核心产业,邀请各级农技专家30余人深入田间地头,围绕农户“急难愁盼”所需,开展各类现场技术指导服务35余场次,以科学技术助推全乡产业快速发展。

聚焦文旅名乡村。以建成峡谷风光旅游目的地为目标,碧寨乡多措并举带动文旅发展。下好墙体文化“先手棋”,走进坡头,映入眼帘的是“幸福不忘来时路”“吃水不忘挖井人”两幅墙画,以墙画扮靓村庄,激发群众内生动力。用活奇石文化,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在一村一示范点打造中不乏以奇石形成的巧妙构思,或是文字,或是图案,这是地处怒江沿岸独有的“智慧”。打好旅游“站点牌”,碧寨乡地处怒江西岸,可观峡谷风光、探怒江之险、寻奇石珍宝、体验沙滩风情,微信、抖音等写实猴城映山红遍山头,天宁寺、七擒孟获的传说更为猴城增添神秘色彩,麦子坪“山楂之约”让山楂树之恋走进现实。春到猴城来踏青,感受“生态山中故事奇”,夏到碧寨看江水,感受“波涛汹涌的豪迈”,秋到碧寨体农忙,感受“秋收溢出的喜悦”,冬到碧寨赏木棉,感受“火红似火的浪漫”,这便是碧寨最美的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