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打开适老化模式 政府信箱 加入收藏 x
柔情碧寨
碧寨梨树坪:“1+3+1”促社会治理提升
发布日期:2022年06月13日 20:50 浏览:[] 作者: 来源: 打印

梨树坪社区属于碧寨乡中心村,借易地扶贫搬迁之力,2017年,澡堂自然村迁入群众244户874人,其中,涉缅婚姻家庭56户。因迁入人口生活习惯、搬入前地域不同等原因,导致群众思想不统一、凝聚力、向心力不足等问题出现。梨树坪社区因地制宜,以“党建+社会治理”示范点打造为契机,创新推行“1+3+1”工作模式,全面提升社区治理效能和水平。

支部引领,聚力、同心,拧成一股绳

梨树坪社区以支部建设为“支点”,撬动澡堂自然村社会治理。建支部,从“散”到“聚”。刚搬迁时的澡堂自然村,开会几乎见不到人影,村组干部电话“连环扣”、上门“请”才勉强达到开会人数。为解决这一问题,梨树坪社区积极作为,村党总支积极向乡党委请示,成立了温泉党支部。支部33名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以“1”带“10”,不断提升了凝聚力。如今的澡堂自然村,组织开会,再也不用那么“费劲”。强管理,从“被动”到“主动”。温泉党支部成立后,梨树坪党总支定期到温泉党支部,指导规范化开展“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志愿服务”等,让党员有“组织感”、“集体荣誉感”。实行党员动态分类管理,对4名流动党员,定期联系,双向服务,“跟踪式”管理;对3名困难、老弱病残党员,采取“关爱式”“送学式”管理;对有一技之长的党员,设岗定责,“岗位制”管理,引导党员亮身份、做表率。党员纷纷在小组上建起了党群连心桥,从只问“自家事”到问“大家事”转变,矛盾纠纷、环境卫生、外出务工、产业带动等到处有党员身影。

三治融合,有序、规范,治理成体系

“党建+自治”筑稳“奠基石”。梨树坪社区充分发挥党支部引领作用,以群众“搬得出、稳得住、风气好、能致富”为目标,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构建了“党总支管党支部、党支部管小组长、小组长管网格长、网格长管户”的自治体系。同时,广泛采纳搬迁群众意见,制定村规民约,做到有章可循。“党建+法治”筑起屏障。梨树坪社区结合澡堂自然村涉缅婚姻家庭纠纷多、思想观念落后、法律知识欠缺等问题,以“集中+个别”的形式,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定期集中组织开展普法宣传,对纠纷家庭、矛盾突出点上门服务开展个别宣传,通过宣传,不断提高群众法治意识。“党建+德治”树立新风。梨树坪社区积极组织开展“最美家庭”“勤劳致富标兵”“环境卫生红黑榜”等评选活动,加大对不良风气的治理力度,积极培育文明新风,提正气,传递正能量。截至目前,澡堂自然村已评选出“最美家庭”32户、“勤劳致富标兵”9人、环境提升红榜86户。同时,在自然村集中休息区悬挂“五讲五爱”宣传牌,塑造“新华字典”雕塑,引导群众除陋俗、树新风,重教育、知奋进。

示范点打造,规范、美丽,一体化成景

梨树坪社区以澡堂自然村示范点打造为圆心,示范引领向全村铺开党建引领建设“瓜果庭院”。支部牵头,带领每家每户在庭院种植水晶葡萄,在房顶种植火龙果,实现群众水果自给自足,庭院生态宜居。党建引领建设美丽花园。对澡堂搬迁点公共区域土地进行土地规划,党员带头,群众参与在道路两旁公共区域种植格桑花,在公共活动区域建起了儿童“乐园”、老人满满回忆的“冲秋”,营造和谐美丽新气象。党建引领盘活“小菜园”。合理利用房前屋后未规划的零星土地,统一规划,一对一出租,让群众实现小菜自给自足,展示生活质量提升新风貌。

梨树坪社区以党建引领社会治理,通过“1+3+1”模式治理澡堂自然村,取得了“自治凝人心、法治扬正道,德治树新风”良好的社会效果,彻底改变了澡堂自然村村民,心散乱、社会风气坏、治安混乱的局面,切实打造了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接下来,梨树坪将以澡堂自然村为治理标杆,带动全村社区治理再上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