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苍苍,林海茫茫,公路绕村而过,苍翠古木高耸入云,特色民居鳞次栉比,木城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在徐徐展开……回望历史,木城并不是“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也不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而是交通不便,房前屋后乱堆乱放、断壁残垣,田间地头,焚烧秸秆杂草留下的斑斑痕迹清晰可见。直到“乡村振兴”这一声春雷唤醒了这片沉睡的土地,走进了乡村,走进了农户,弹奏出乡村振兴奋力发展的动人乐曲。

用实干打好乡村振兴“基础牌”,勾勒“诗意画卷”。木城乡坚持“规划先行、项目支撑”的建设思路,以“干部规划家乡”行动为契机,把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强边固防示范村建设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机结合起来,以建养殖小区、道路硬化、污水处理、厕所革命、拆除老旧房屋等为抓手,让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公共服务愈加便利、村容村貌日渐洁美。现在的木城水泥路宽敞平坦,一排排新房掩映在青山绿树间,一面面鲜艳的国旗在楼顶迎风飘扬,崭新的太阳能路灯一字排开。干净整洁的村庄两旁,矗立着一排排集中养殖小区;崭新的文化广场上,三五成群的孩子在玩耍,生活一派富饶与安详,着力把木城乡建设成为基础牢固、产业兴旺的“富边乡镇”,绘就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诗意乡村画卷”。2022年现代化边境小康村计划实施项目102个投资13755.2万元,其中县级相关部门实施33个投资4463万元,乡本级实施69个投资9292.2万元。



用实干打好乡村建设“美丽牌”,缔造“诗意生活”。木城乡全面实施红旗飘飘工程切实展现国门形象、大国形象,切实强化群众爱党和爱国情感。重点推进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实行门前“三包”“红黑榜”等制度、广泛开展美丽乡村“四微”专项建设行动,在房前屋后打造“微菜园”“微花园”“微果园”“微景观”,全面提升村域风貌。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推动农村人居环境由家庭“小美”向乡村“大美”、由“干净一时”向“美丽永驻”转变。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根植乡土,贴近农民。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让党的理论飞进寻常百姓家,让传统文化活起来,让文明乡风美起来,让“边塞明珠”既有山水田园的芬芳,又有“诗和远方”。截至目前,木城乡2022年开展美丽乡村建设交流学习现场观摩会5次,通过督导检查16次,卫生评比、红黑榜8次,路域环境整治30余次、人居环境整治志愿活动50余次。





用实干打好乡村建设“治理牌”,绘就“诗意乡愁”。木城乡不断加强网格化治理机制,创新网格治理模式,探索开展共建共享平台、畅通民意渠道。全面推行“四议两公开”议事决策机制,建立民族团结进步公约、家规家训和修改完善村规民约。积极探索建立强边固防党员责任区制度、干群巡边制度等制度,引导群众参与村寨建设,让群众当好乡村建设的主角,团结带领群众守护边防安宁,共同画出一道道文明和谐、安宁富裕的靓丽风景线,共同绘就乡村建设“诗意乡愁”。

木城乡将以“星荒创业再出发,狭路相逢勇者胜”的精气神,紧紧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标,以“强村富民”为着力点,全面促进木城乡软硬件协同发力,聚焦乡村振兴任务清单,强化统筹调度,压实各方责任,让木城的乡村更美丽、产业更兴旺、农民更富足,持续打造各具特色的边境小康村,写好乡村建设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