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椒村地处龙陵县木城乡东部,与缅甸果敢县幕太乡隔江相望,有国土面积24.95平方千米,辖8个村民小组,有305户1265人,少数民族190户661人。在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中,花椒村聚焦群众增收这个核心、美化环境这个过程、边境稳固这个目标,打好“产业牌”“美丽牌”“强边牌”,让边民“富起来”、边关“美起来”、边疆“稳起来”,全面推进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

打好“产业牌”,让边民“富起来”。道路先行,基础设施强起来。以“干部规划家乡”行动为契机,把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强边固防示范村建设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党建引领,把修建产业路作为推进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产业振兴以及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帮助群众拓宽机耕道路,全力推进“坡改梯”项目,切实提高耕地产值。近年来,通过动员群众投工投劳、以工代赈等方式,硬化背阴山、下花椒山2条主产业区道路共17.5公里。产业随行,群众收入增起来。发挥好气候和土地优势,着力实施一批产业发展项目,巩固提升甘蔗、烤烟、香料烟、茶叶、肉牛、生猪等传统产业,发展贡柑“红美人”、青花椒新兴产业。全面推行“党支部+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以点带面、以短养长的模式带动产业发展,全面实现群众增收,着力建设成为基础牢固、产业兴旺的“富边新村”

打好“美丽牌”,让边关“美起来”。有“景”。对街道、村组主干道进行整顿,确定每周六为花椒村“卫生日”,广泛动员辖区群众全方位对环境卫生进行清扫,组织群众在房前屋后广泛开展美丽乡村“四微”专项建设行动,在房前屋后打造“微菜园”“微花园”“微果园”“微景观”,全面提升村域风貌。有“旗”。实施红旗飘飘工程,在花椒村委会、8个村民小组、公共场所、路灯和主干道悬挂国旗,切实展现国门形象、大国形象,切实强化群众爱党和爱国情感。有“板”。围绕“五个到位”“五个好”制作展板,全面展现花椒村在强边固防中组织引领、党员示范、段长责任、网格管理、固防措施、基层组织建设、经济社会发展、民族团结进步、乡村治理成效、大国形象等10个方面情况。有“墙”。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边境民族地区提出“三个好”“各民族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地抱在一起”等要求,充分挖掘“彝族香堂人”民族特色品牌,传承发扬优秀民族文化,在坪子寨、新坪组等活动场所粘贴上墙,在村委会设置党徽等标识,以及“五个有”“五个无”“村规民约”等内容,全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点”。结合花椒村实际,着力组建以党员为中心户的网格组,党员挂钩联系农户,实行道路卫生分段负责制,由挂钩联系农户的党员进行督促,党员户的卫生由群众监督,形成党员农户相互监督的格局。对村组道路进行绿化美化,在活动室打造“学习长廊”,每户农户大门粘贴“公示牌”,积极引导群众开展村民自治和美丽村庄建设,着力把花椒村建设成为环境优美、生活宜居的“边塞明珠”。

打好“强边牌”,让边疆“稳起来”。组织强边。大力推进组织强边工程,将辖区所有抵边村民小组全覆盖成立党支部,在抵边村寨全覆盖组建护村巡逻队,组织全村54名党员带头示范,带领全村群众参与到“木城之子先锋志愿队”中轮流守边境,切实营造全民参与强边固防的良好氛围。党建固边。在边境一线联防所成立党支部,结合强边固防实际,制定党支部任务清单,组织党员开展“三会一课”等党内政治生活,实现党支部任务清单化、活动具体化、学习经常化,切实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在强边固防落地生根。全民稳边。建立健全网格体系,全面发动群众,对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党员包保到户,充分利用“户主会”“火塘会”以及群众“打歌”等契机,将党的最新政策、民族团结进步、强边固防工作等思想理论知识宣传给群众,全面增强党员群众国民意识、国门意识、国土意识、国防意识、国家意识,着力把花椒村建设成为边疆稳固、组织强劲的“战斗堡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