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木城乡对标“基础牢、产业兴、环境美、生活好、边疆稳、党建强”6大项19个指标小项,认真编制《龙陵县建设现代化边境小康村规划(2021—2025)》,38个沿边自然村初步规划投资33728.95万元,同时,科学制定“一村一方案”,重点补缺产业发展、“两污”治理等问题短板。按照四级及以上标准提升通村公路标准和质量,设置必要的错车道。加快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实现动力电全覆盖和稳定可靠的供电服务。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作,实现集中供水和户户通安全饮用水。加快推进数字乡村建设,提高信息化水平,实现5G网络全覆盖和百兆以上有线宽带入户。激发边境村寨发展后劲,夯实高质量发展物质基础。

做强做精优势产业。坚持“一村一品”发展思路,因地制宜,选准、激活、做强优势主导产业,积极发展特色种养殖业和咖啡、坚果农产品加工业,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大力发展休闲、观光、旅游、康养等产业,实现产业立村、产业强村、产业富民。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建立龙头企业+农户+村级集体经济(合作社)的利益联结机制。进一步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坚持绿色生态有机发展方向,按照特色化、品牌化、规模化和市场化要求,提高农产品供给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做到主导产业突出、组织化水平高、带农增收效果显著。

优化宜居环境。注重整体风貌打造,凸显民族特色、地域特色和国门形象,开展改房、改水、改电、改厨、改厕、改圈活动,着力解决私搭乱建和环境脏乱差等问题;建设污水排放及回收利用设施,建立村民认可遵从的卫生保洁和垃圾清运收费等制度,有效治理农村“两污”。开展村寨绿化、美化,积极倡导房前屋后清“三堆”(柴堆、粪堆、草堆),建“四微”(微花园、微菜园、微果园、微景观)。实施美丽乡村建设专项行动,广泛宣传和发动群众参与,党员干部起带头作用,充分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合力改善乡村新面貌,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使人居环境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建设美丽宜居新家园。

下一步,木城乡继续坚持突出党建引领,抓实组织、规划提升,全力抓好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持续增强边境一线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助力基础牢、产业兴、环境美、生活好、边境稳、党建强”的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华丽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