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为进一步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心走深走实,让学习出新出彩出成效,木城乡着力“四个坚持”,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在边境一线“热”起来、“动”起来、“活”起来、“实”起来。
坚持“七一”重要讲话宣讲,让党史学习教育“热”起来。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引导党员干部群众深入学习领会把握讲话的精神实质,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讲话精神上来,我们着力打造宣讲课堂,坚持领导示范带头学、党委书记上党课、理论中心组学习,所有职工写心得,补足干部职工精神之“钙”,确保达到入脑入心的效果。除此之外,我们坚持用乡音乡情宣讲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把党的最新理论成果送到千家万户。当前正值农忙时节及疫情防控关键期,组织集中宣讲难度大,我们巧妙用活农忙时机,由乡村组干部组成国门宣讲小分队和双语宣讲队,把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送到家里,送到田间地头,从而打通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宣讲‘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这种方式方便、快捷,讲话精神也转化为了“乡土话”,让村民乐意听、记得牢、用得上,很受群众欢迎,迅速在全乡掀起学习热潮。
坚持悟行杨善洲精神,让党史学习教育“动”起来。党的百年历史蕴含着丰富的政治营养和精神瑰宝,榜样的身上蕴藏着真理的力量和实践的力量,为学习百年党史,悟行杨善洲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接续砥砺奋进,木城组织召开先进事迹分享交流会,杨善洲,一个让共产党人骄傲、让老百姓敬仰、让全国人民震撼的老书记,他在岗位上坚守信仰,无私奉献的事迹,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榜样的力量。各党员干部围绕入党初心做交流,对照榜样先进事迹找差距,铭记历史、牢记初心、践行使命,从杨善洲的故事中汲取奋进力量,时刻鼓舞着我们永葆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把“善洲精神”转化为工作的动力,前行的力量。
坚持“我为群众办实事”,让党史学习教育“活”起来。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木城坚持从群众利益出发,以立足本职、解决问题、服务群众为着力点,持续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系列活动,真正把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为民办实事的实际行动,切实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在乡村振兴、生态保护、社会治理、文明创建、抗灾救灾、疫情防控、强边固防等工作一线亮出身份、发挥作用。汛期来临,党员带动,修路便民暖人心,凝心聚力保生产;疫苗接种,志愿服务暖人心;全员核酸检测,上门服务更贴心;网格推进,环境提升有力度,爱国卫生人人参与;集镇管理,整洁有序更规范;饮水保障,打造饮水安全新篇章;两违拆除,美化环境保红线;产业指导,增收致富有希望;项目建设,木城发展有特色。各式各样、各个领域的党员干部群众都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一场场生动的“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蓬勃展开。你们的“急难愁盼”,我们来办,真正让党史学习教育在边境一线活起来。
坚持与边境疫情防控相结合,让党史学习教育“实”起来。为进一步做好边境疫情防控工作,不断强化边境管控效能、落实强边固防责任,坚持以“三个不发生”为目标,系统建立了常态化联防联控、精准化群防群治的工作机制,坚决扛起“不让疫情过怒江”的政治责任、政治担当和神圣使命。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将230余名一线执勤巡逻人员分组建立临时党支部,结合党史学习教育等,把组织活动搬到边境执勤一线,让党员干部带头守边护边,让党旗在疫情防控一线高高飘扬。始终坚持“不落一户、不漏一人”的原则,把全乡2133户群众分成464个小组,进行“小战区作战”,“点”“线”结合,形成19.71公里边境线分段管控大防御,物防+技防,构筑疫情防控“防火墙”,疫苗接种、核酸检测同推进,构筑最大免疫屏障,“木城之子”做先锋,所有边民共同参与。面对境外复杂严峻的疫情形势,面对边境疫情防控的巨大压力,用最严的措施、最严的纪律、最严的责任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为党旗增辉、为党徽添彩,一往无前守国门、筑防线,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让党史学习教育在守边固边中“实”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