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打开适老化模式 政府信箱 加入收藏 x
边塞木城
木城:民族文化传承民族团结精气神
发布日期:2020年12月26日 16:48 浏览:[] 作者:杨蓉蓉 来源: 打印

木城作为一个民族地区,有着非常深厚的民族文化积淀,坚持把民族文化与民间文化相结合,用民族文化的内驱力推动木城新发展。

民族文化活动促团结。凝聚力量开展“五个一”活动。即建设好一个阵地、建立一支文艺表演队、保护好一批民族文化传承人、建设一个彝族新村、编排一套文艺节目,筑牢边疆各民族同胞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好各项民族文化活动,提升群众的参与度,强化守边固边意识。以彝族土巴拉乐器展演为主导,组织当地群众培训1-3支优秀民族文艺队进行表演,充分展现木城少数民族文化传统以及民族民间乐器的魅力,结合边境、民族、口岸优势,在传统的民间文艺基础上加以创新,使之形成独特的国门特色文化艺术。每年定期举办彝族火把节和傈僳族阔时节,开展“上刀杆”、“下火海”等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表演活动,群众自发开展老蛮坡村下蛮旦“二月八”晚会、乌木寨大沙坝情人节、各村春节联欢晚会,实现了各民族团结一心,提升了民族荣誉感自豪感。

民族文化交流促发展。各民族团结发展,近年来,乡内每年举行的赶集“元旦大街”“五一大街”、“国庆大街”以及每十天一次的“木城街”、“乌木寨街”、“鱼塘垭口街”都会有大量的少数民族、汉族、缅籍商贩到木城赶集,各民族饮食、民族文化、经济不断交融;木城乡彝族土巴拉乐器展演、火把节文化、傈僳族大噶、阔时节文化在不断发展的同时也不仅仅局限于原生民族,传播广泛,并受到各族人民的喜爱,每年的木城乡彝族火把节和傈僳族阔时节,国门文化建设能更好地促进互联互通的发展,推动中缅民间经贸交流,使各族人民更加相互理解、民心相通。

民族文化传承促延绵。近年来,木城乡深入挖掘民族文化 、民族节庆、民族乐器等,努力做好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工作,加大地方民歌、民俗研究力度,鼓励创作民间文艺精品。树立保护和传承意识,保护、发掘、传承少数民族文化、风俗和建筑,力争每个世居少数民族都有1项以上传统文化项目得到保护和发展。通过整合乌木寨村乌绣专业合作社等资源,在传统服饰、刺绣、五杈布鞋等传统手工艺和三弦、葫芦丝、土巴拉乐器等工艺品的传承保护、做精做优上持续用力。继续做精做强彝族火把节、傈僳族阔时节等少数民族特有文化节庆活动。通过共同举办文娱活动,积极化解矛盾纠纷、互帮互助等方式,让各民族在木城这块土地上守望相助、水乳交融,实现同频共振、一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