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父老乡亲,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马鹿塘组小组长胡志贵用傈僳语向前来聆听全会精神的傈僳族群众宣讲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为进一步加大对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的宣传力度,使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在边境地区落地生根,木城乡立足辖区实际,创新“双语”宣讲加大对全会精神的宣传力度,打通理论宣传“最后一公里”。
为了让边疆少数民族群众更直白、更简单易懂地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木城乡充分发挥少数民族干部语言通的优势,选派一批懂少数民族语言的乡村组干部组建国门宣讲团,宣讲团深入到村村寨寨、田间地头,深入到农家院落、群众家中,运用傈僳、彝族等少数民族语言、当地方言,围绕我国发展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的指导方针、主要目标、重点任务、重大举措等重大问题深入浅出地进行阐释,用喜闻乐见的讲解方法,以朴实的语言让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宣传入脑入心,根植到木城各族群众的心中,鼓励引导各族群众激发内生动力,积极通过发展产业就业实现增收,在新时代中展示新气象、作出新作为,真正实现让全乡各族群众“听得懂”、“用得上”。
“宣讲的语言是我们听得懂的香堂话,内容也通俗易懂,是平时生活接触不到的。聆听这次宣讲,使我对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有了更全面、更系统、更深刻、更准确的理解。”郭新海是木城乡花椒村坪子寨组的一名普通彝族群众,只要有村组开展宣讲活动,他都会积极主动参加。
木城乡通过“双语”宣讲,把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送入村寨、送到田间地头,让各族同胞听得懂、记得住,让党的政策方针飞入寻常百姓家,凝聚各民族坚定脱贫攻坚的信心,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确保民族地区与全国同步进入小康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