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打开适老化模式 政府信箱 加入收藏 x
热土勐糯
勐糯镇:党群共建增颜值,和美乡村展新貌
发布日期:2025年02月24日 19:40 浏览:[] 作者:邵宗毕、陶民东 来源: 打印

勐糯镇田坡村副主任范积凡表示,“大小三格”污水处理工程完工后,寨子环境更美了,污水横流、臭气冲天的景象成为历史,大家自觉维护公共卫生,路面干净了、空气清新了、心情也变好了。除此之外,大家一起规划、建设、美化村寨和庭院,基层组织凝聚力更强了、人心更齐了,优美的环境让家庭、邻里关系更和谐了。

近年来,勐糯镇深入学习运用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把污水治理作为提升人居环境的重要抓手,坚持党建引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在大寨村、田坡村因地制宜建设“大三格、小三格”污水处理工程,进一步补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短板,村民实现了从“要我干、干一干”到“我要干、齐心干”的思想蜕变,人居环境实现了从“污水遍地、臭味熏天”到“绿意盎然、花香四溢”的颜值逆转,村民幸福感和获得感不断提升。

党建引领,铆足干劲带头干。“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各村坚持“党组织引领+党员干部带领”双联动机制,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成立人居环境整治小组,由挂村领导、村党总支书记担任组长,党总支委员为成员,坚持冲锋在前,2024年全镇共申请衔接资金101万元,以大寨村自家田洼、田坡村青树寨为试点,深入推进“党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模式。同时,采取班子成员包组的方式结对带组,组织开好村“两委”会、党员和村民代表会、户主会、群众会“四个会议”,进一步转变群众思想,激活群众动能。设立“党员示范岗”“党员示范户”,划分党员责任区,通过“一带多”“一帮一”等形式实现党员包户指导帮扶,协助施工队高效完成与群众的沟通合作。

科学规划,一户一策精准干。为进一步强化人居环境改善,勐糯镇实施“五清一改”制度,即:清理垃圾、塘沟、废弃物、乱搭乱建、畜禽粪污,改变居民不良习惯。秉持“既要户户受益、成果最大化,又要节约成本、减少群众投入”的原则,在广泛听取民意的基础上制订“一组一策”差异化整治方案,因循就势、灵活布局管网和处理设施,实现“一户一办法、一片一规划”。如,青树寨五个小组采取“小三格+大三格+生态池处理后资源化利用”的集中式资源化利用型污水治理模式,共建设“小三格”12个,建设完成污水管网3km,实现了群众看不见污水、闻不到臭味的有效改变。

群策群力,凝心聚力加油干。在“镇主导、村主责、民主体”的工作机制下,充分发挥群众自主能动性,动员群众“自己的家园自己建”,通过户主会、群众会等让群众直接参与讨论和决定涉及自身居住环境的大小事务。自家田洼、青树寨222户960余人全部参与到人居环境整治过程中,合计投工投劳2640个,自开展人居环境提升工作以来,农户自投资金超过20余万元,有力保证了污水集中整治项目按时按质完成并投入使用。同时,妇女同志在“自扫门前雪”与“颜值提升”方面作出突出贡献:清理杂物、打扫卫生、种植花草实现庭院净化、美化,“门前三包”确保公共环境清洁卫生。

建管并重,成果喜人接续干。为持续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常态化、长效化,实现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目标,勐糯镇以农村污水整治为契机,建立健全人居环境整治长效管理机制,结合爱国卫生七个专项行动、“门前三包”制度等,构建运维制度: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由村委会管护,规模较小、分布较零散和技术要求较低的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由农户自行管护,并成立“三户、五户”网格小组,农户卫生相互监督,确保问题早发现、早处理。同时,充分发挥村规民约、“红黑榜”评比作用,通过开展美丽庭院创建、村庄绿化美化亮化等一系列工程,完善“户打扫、组收集、村转运”的垃圾清运网络体系,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基层治理体系。

下一步,勐糯镇将大力推广大寨村自家田洼、田坡村青树寨污水整治及人居环境提升经验做法,加大“大三格、小三格”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力度,形成“户看户、组比组”的良好氛围,不断提高农村居民的满意度、认可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