勐糯镇大寨村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以培育文明乡风、丰富文明实践、拓展文明创建“三项举措”深耕精神文明建设,做好先锋模范选树、文明乡风培育、居民素养提升等“九件大事”,久久为功让文明之花开遍美丽大寨。

培育文明乡风
大寨村以村规民约为抓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基层治理的方方面面,做好先锋模范选树、文明乡风培育、居民素养提升三件大事。
一是选树先锋模范,凝聚道德力量铸造“文明之魂”。在文明乡风培育过程中,重视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将表彰先进、宣传正能量、人才培养等写入村规民约。同时,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注重挖掘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等群体、个人先进事迹,积极向上推报,形成崇德向善、德行天下的浓厚氛围。目前,大寨村有县乡人大代表12名,县政协委员2名,4个家庭被评为县级以上文明家庭、最美家庭、健康家庭。

二是提升居民素养,特色家规家训守护“文明之本”。大寨村在提升居民素养方面,以家规家训为切入点,通过良好家庭教育,在潜移默化中改变居民不文明行为,养成文明习惯。在大寨村,每户村民都有家训家规,内容多为傣族寨子口口相传的处事规矩,内容包括诚实守信、公平正义、尊老爱幼、睦邻友好、谦逊礼让、爱惜食物、节约资源等。

三是培育文明乡风,坚持支部领航浇灌“文明之花”。大寨村坚持“支部领航、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治理模式,充分发挥群众主体地位,把群众按每15户至20户划分为一个乡村治理领导小组,治理小组长由小组农户推举产生,负责本小组的政策宣传、感恩教育、人居环境整治、矛盾纠纷化解、红白喜事报备、文明祭祀、文明交通等工作,打通基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同时,2017年以来,大寨村以被列为省妇联基层改革示范点为契机,探索开展妇女工作“会改联”,采取“党总支+妇联+合作社+妇女”的方式,充分发挥妇女在基层治理、家庭教育、宣讲演讲中的主力军作用。

丰富文明实践
大寨村以文明实践站为主阵地,依托大寨村丰富文化资源,做好文化保护传承、文化阵地建设、文化生活组织三件大事。
一是促进文化保护传承。大寨村成功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9个,其中,省级保护项目1个,市级保护项目4个,县级保护项目4个;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11人。通过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常态化开展非遗文化进校园、非遗技艺培训、非遗文化演出等活动,2024年以来,开展非遗文化进校园累计超过100课时,非遗传承人到假期托管班授课3次,开展非遗技艺培训3期100余人次。同时,加强对文化队伍的培育,鼓励和支持农村文艺爱好者组建文艺团队,开展文艺创作和演出,村内有象脚鼓舞中年舞蹈队、青年舞蹈队、傣家阿妹舞蹈队、傣族手抓饭制作等多支队伍,有效促进了优秀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二是加强文化设施建设。大寨村重视文化设施的建设与管理,在充分用活用好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农家书屋、傣韵织锦合作社等现有场所的基础上,积极申请各类项目,加大对文化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通过农家书屋设立分站点的方式,将农家书屋“搬到”小海公园游客服务中心,解决了农家书屋“开放时间不便民”和“使用人数不多”的问题;通过2024年云南省民族文化项目,申请资金10万元用于改造提升织锦合作社并开展织锦技术培训;通过申报勐糯镇象脚鼓舞保护传承弘扬项目,申请资金24.99万元,用于打造象脚鼓展厅、象脚鼓舞培训中心等,为群众开展文化活动提供必要的场所。

三是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结合重大节日和纪念日,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如每年组织春节文艺汇演、“三八”妇女节活动、重阳节活动。坚持办好每年的泼水节,将传统文化融入节庆活动中,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同时,做好文化的宣传弘扬。如,2024年泼水节期间,组织斗鸡、陀螺、广场舞、短视频大赛等比赛,组织泼水节主题晚会、巡游表演、非遗展、书画展等活动,吸引超过10万群众参与其中,各类活动得到群众广泛好评。

拓展文明创建成果
大寨村以文明村镇创建、卫生城市创建为契机,结合村庄特色打造绿美村庄、金牌旅游村、最美乡愁旅游地等,做好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促进农文旅融合发展三件大事。
一是规范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傣韵风情村庄。大寨村将“房、墙、路、院、景”等各方面的建设标准写入村规民约,确保整个村庄建设风格和谐统一。同时,始终坚持先保护后开发的原则,先后整合投入资金1330万余元,挖掘传统村落的文化、经济、产业潜力,打造了遂愿古树、傣族缅寺、大寨广场、傣韵古道、寨心楼、傣寨泉源等独特景观,在保护村落自然景观及建筑风貌的同时,呈现浓郁傣韵风情。

二是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打造宜居宜游村庄。以卫生城市创建工作为契机,将村组大扫除时间、各户出工要求、门前“三包”、垃圾清运等要求写入村规民约,常态化开展卫生评比,通过“红黑榜”制度帮助各家各户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同时,通过田园综合体项目规划建设,建设小海湿地公园,做好小海湿地保护工作,初步形成“湖光山色入画来”的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态环境,2018年大寨荣获云南省卫生村荣誉称号,2019年被评为省级美丽村庄,2022年被评为省级绿美村庄。

三是农文旅融合发展,打造金牌旅游村庄。依托大寨国家3A级旅游景区,成立热土傣韵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带动周边群众围绕“吃、住、游、购、娱”旅游业态进行就业创业,截至目前,大寨自然村辖区范围内有特色风味餐饮经营户10家,精品民宿酒店、宾馆3家,特色农特产品小吃街1条,傣族服饰销售2家。同时,坚持办好泼水节活动,通过“过好一个节”提高村庄知名度,吸引各方游客到大寨旅游打卡。2024年泼水节期间,接待游客13万余人次,带动周边餐饮、住宿、农特产品等地方旅游经济120余万元,实现村级集体经济16余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