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工作规范有序开展,推进美丽乡村向景区化乡村转型升级,勐糯镇紧扣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围绕“一村一特色”“一村一示范”的发展思路,通过“点线面”三维发力,全力打造重点突出、类别不同、形式多样的示范点,初步形成多点推进、串珠成链、连线成景的乡村振兴发展格局。



多点推进,“小”阵地“百花齐放”
根据全镇发展和资源现状,成立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制定了《勐糯镇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全力推进乡村振兴示范点创建。积极探索“多点开花”模式,根据区位条件、功能定位等,因地制宜盘活现有资源、挖掘潜力资源,6个村(社区)结合实际分别选取一个小组作为“一村一示范”进行创建,通过示范引领,总结推广,初步形成“抓党建促农文旅融合发展”“抓党建促产业振兴”等形式多样、各具特色、错位多元的示范点。如,大寨社区以“讲好一个海塘故事”“创办一个海塘书屋”“做好一个庭院绿化”“做活一条通道经济”“四个一”为抓手,打造一个充满亲情、友情、爱情的网红打卡点;田坡社区通过“强化、美化、亮化、绿化、净化、文化”六化工程,打造出一个“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十足的乐园;丛岗村以“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为方向,打造出一个村民“心中的家园”。


串珠成链,“小”景点“相得益彰”
切实围绕“山青、水秀、村净、寨美、业强、民富”等特色亮点开展乡村振兴示范点创建,形成镇域内乡村振兴中轴效应,连片推进,逐步形成了大小海湿地生态环线、褚橙基地及江中山绿色融合发展环线等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示范带。串出“寨美链”。以打造“一村一示范”为契机,聚焦绿美乡村三年行动计划,推进集镇绿化提升、口袋公园建设提质、村(社区)美化提档等工作,美丽乡村建设步伐显著加快。截至目前,全镇共创建云南省美丽村庄2个,保山市美丽村庄1个,龙陵县美丽村庄1个。串出“业强链”。围绕“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要求,充分盘活资源优势,积极探索“党建+产业”促乡村振兴模式,不断推进“五万五千”10个重点的产业发展壮大,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为集体经济增收提供了基础保障。串出“民富链”。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结合“一村一示范”创建,借助大寨社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褚橙非公党建主题公园、罕乖人家、大小海湿地生态等,不断发展和壮大旅游产业、文化产业、休闲产业和绿色产业,促进群众增收,2023年预计实现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137元,村级集体经济有望突破400万元。

连线成景,“小”乡村“美不胜收”
勐糯镇着力探索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新机制和融合发展新模式,在创新产业稳农富农、生态宜居美居、文化乐民活民、治理有力有效等方面,集成式探索乡村振兴典型创建新模式。如今的勐糯“小”镇,到处洋溢着热闹、幸福的味道,随处是“美不胜收”的景象。勐糯社区、丛岗村坚持以“抓党建促基层社会治理”为主题创建示范点,全力满足群众多样化的服务需求,实现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大寨社区紧紧围绕“党建引领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思路,以傣族传统文化为特色延伸的旅游业不断发展壮大,成功举办“4.13泼水狂欢”“我们的寨子”文艺晚会、2023全国“四季村晚”示范活动等,截至目前,累计接待游客15万余人次,2023年预计实现村级集体经济120余万元;田坡社区坚持“抓党建促产业振兴”,以党建凝聚发展共识,不断延伸产业链,持续带动农民增收,2023年预计实现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万元;海头社区坚持“党旗红引领生态美”,按照全域绿色发展思路,推进大海湿地生态提档升级为导向,着力打造康养乡村、旅游乡村、宜居乡村。勐糯镇6个村(社区)充分发挥“两个作用”,集思广益、群策群力,用勤劳和汗水共同建设党旗飘扬、干净整洁、乡风随和的美丽家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