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勐糯镇通过充分发挥镇域资源及产业聚集优势,将农业产业提档升级作为带动脱贫人口及监测对象增收的首要途径,2022年底,全部消除家庭年人均纯收入7000元户,脱贫人口及监测对象年人均纯收入达17202.25元,较上年增15.07%。

打好传统产业巩固牌,释放规模效应
全镇围绕褚橙、甘蔗、芒果、坚果、香料烟等产业,按照每户至少有1—2项主导产业覆盖的要求,制定产业发展“一户一策”,不断健全产业链,强化市场培育,提升产业产值。注重强化与云南康丰糖业(集团)有限公司、云南恒冠泰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企业交流合作,引领农业规模化发展。如,探索“一租二包三分红”模式,云南恒冠泰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万亩褚橙实现产值9000万元,322户实现入股分红215.88万元,田坡社区村级集体经济分红19.59万元。又如,全镇2022年种植甘蔗面积2.29万亩,涉及脱贫户及监测对象284户,户均增收12635元。香料烟种植1735亩,涉及脱贫户及监测对象128户,户均增收7250元;种植无筋豆等反季节蔬菜2906亩,覆盖脱贫户及监测对象438户,户均增收8500余元。勐糯社区积极搭建果蔬交易市场1个,为蔬菜水果交易提供平台,2022年水果、蔬菜交易额达2340万元。

打好新兴产业探索牌,拓宽增收途径
结合区域气候特点,重点抓好牛油果、石斛花卉、雪茄烟等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引进云南八方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流转土地2300亩,种植牛油果,涉及脱贫户、监测户45户;与龙陵县林源石斛开发有限公司合作,推广种植石斛花卉485亩。海头社区发展雪茄烟种植150亩,由村党总支牵头流转农用设施用地11.6亩,引进云南香料烟有限责任公司,由公司和村委会共建雪茄烟晾晒房,产权属村委会,村委会交烟叶合作社管理使用,为种植户集中晾晒烟叶,并按农户种植面积与农户收取285元/亩晾晒房使用费,农户鲜叶采收分级交纳后即获得收益,2022年实现亩均收入8800元,村集体经济收入42750元。2023年在勐糯社区推广扩种150亩并进行夏秋季试验种植,预计2023年将实现每年种植2季600亩的规模,带动农户200余户,其中脱贫户及监测对象20余户。

打好市场主体培育牌,强化龙头带动
牢固树立“抓发展必须抓产业、抓产业必须抓市场主体培育”的鲜明导向,抓实农业产业市场主体培育,2022年全镇新增农业产业市场主体582个,其中新增农业企业8户、农业个体经营户574户,分别较上年度末增加11.9%、59.4%。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引领带动区域内农业向专业化、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方向发展。如,云南范大叔私人定制蔬菜家庭农场有限公司向农户租赁土地后,聘用农户作为产业工人,指导农户种植农产品。目前,已流转土地63户400亩,共招收和培养技术管理人员300余人,2022年带动70余户进行小米辣种植。再如,龙陵县福勐畜牧专业合作联合社与村级建立利益联结机制,村(社区)负责组织群众种植饲草,企业带动农户实现出售全株苞谷、空苞谷秆、甘蔗叶、稻草等农作物增收400余万元。

打好抱团互助合作牌,破解增收难题
针对部分脱贫户及监测对象缺乏劳动力问题,全镇坚持一盘棋,盘活土地资源100余亩提供给村级进行产业发展,6个村抱团发展石斛种植40亩,依托龙陵县热土傣韵旅游开发公司发展现代农业50余亩,建立“51+49”模式,即发展产业收益51%作为村级集体经济,49%作为对无劳动力低收入人群二次分配收益,预计2023年能为全镇未消除风险的23户无劳动力户分红5万余元。同时,积极探索小组互助合作发展模式,勐糯镇丛岗村松坡小组以“村级+小组+社员”模式,成立扶贫互助社,并依托上级项目资金出一点、社员入一点的方式建立助农资金池,并约定借款社员按照一定比例缴纳利息,滚动流入资金池,不断放大助农效益。截至目前,互助社累计放贷70笔68.55万元,其中借款用于发展种植业22万元,扩种甘蔗30亩、芒果20亩、高产玉米20亩,用于发展养殖业45.55万元,发展肉牛养殖30头、发展生猪养殖30头,通过互助资金撬动,人均增收达1500元。累计收贷资金56.55万元,滚动进入资金池3.43万元。

勐糯镇虽然在农业产业提档促带动群众增收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离农业产品品牌化、规模化等仍有不小差距,龙头企业带动不足、合作社带动能力不强、利益联结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亟需解决。下一步,勐糯镇将按照省市县工作要求,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把一切为了脱贫人口增收作为第一要务,坚持问题导向,以更加有力的措施,更加扎实的工作,抓好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帮扶工作,确保三年行动计划真正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