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勐糯镇大寨社区坚持党建引领,整合社区资源,创新经营主体组织形式和经营模式,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积极谋划。

盘活资产资源,变“资产基础”为“经济优势”
社区党总支牵头,成立持续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领导小组,组织外出学习3次,结合社区现有资产资源基础,小组成员积极谋划,制定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方案,在“盘活存量、做足增量”上下功夫,采用“党总支+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2016年9月成立村办企业龙陵县热土傣韵旅游开发有限公司,2018年组建傣韵织锦专业合作社,让村民参与到产业发展中来,让资源基础不断发挥经济效益。

开发乡村旅游,变“一产领头”为“三产融合”
大寨社区紧紧围绕“党建引领农文旅融合发展”思路,依托文化、旅游、生态三大优势资源,深度融合一二三产业,取得了明显成效。以“党建+农业”为基,通过结构调整增收益,不断完善农业基础设施,持续巩固甘蔗、香料烟传统产业,大力发展现代观光农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按照“突出特色、打造亮点、提高效益”的原则,鼓励和支持种养大户中的党员致富能手带头创业致富,充分发挥党员和致富带头人的先锋模范作用。以“党建+文化”为媒,社区有着悠久的传统文化、特有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以“泼水节”等传统节日、“打歌”等特色娱乐方式、“织锦”等劳作方式为载体,传承和发扬少数民族文化,带动各民族发展种养殖产业,探索以傣韵元素“吃穿住游购娱”为特色的乡村旅游。以“党建+旅游”为引,社区党总支组织搭台,通过“支部带党员、党员带群众”的“双带”模式,成立党员志愿服务队,在特色民居改造、人居环境整治、旅游环境提升等方面,引导鼓励周边发展特色民宿3家、农家乐15户、特色小吃15户,傣族牛干巴小作坊1户,全面带动群众特色农产品、特色小吃等销售收入,实现家门口的就业增收。

发展特色产业,变“单打独斗”为“合作共赢”
大寨社区从经济基础、区位条件、资源状况等实际出发,面向市场,多渠道多形式探索集体经济的发展。突出党组织的领导地位,把产业发展和集体经济相结合,分别与龙陵县金坝石斛专业合作社进行合作种植石斛,入资龙陵县福勐畜牧专业合作联合社饲料、兽药经营。目前,社区共种植石斛80户216亩,种植包谷、甘蔗可加工青储饲料300余户1000余亩。持续鼓励动员群众采取“龙头企业+党总支+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农户”的运行模式,实现企业、村集体、农户三方共赢。

争取项目支持,变“输血建设”为“造血发展”
大寨社区把项目带动作为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有力保障,一直以来,积极主动向上级争取项目支持,推动集体经济多渠道、多类型、多元化发展。2017年借助“四位一体”项目,建成占地面积5200平方米的傣泐民宿酒店,通过出租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创收51万元。2018年通过争取项目,建成民族特色小吃街26间商铺,供大寨居民经营本地特色小吃。2022年争取项目资金注入,使小海的形象进一步提升,成为休闲娱乐、旅游打卡的首选之地,4月中旬以来,通过小海湿地公园竹筏、水球等水上娱乐项目,创收9万余元,增强了社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信心。

积极出谋划策,变“被动等待”为“主动出击”
近年来,大寨社区经济发展动力不足,社区党总支及时转变发展思路,变“被动等待”为“主动出击”。采用“自愿+志愿”模式,不等不靠不要,组织社区居民及志愿服务队队员参与社区建设。社区“两委”成员整合土地资源,自筹资金发展种植甘蔗162亩,种植玫瑰花4亩,向日葵11亩,种植草莓10亩,打造观光农业。社区通过招商引资转租“主题餐厅”,增加集体收入。通过多项举措,进一步拓宽了发展路子,保障了群众可持续增收。

下一步,大寨社区将紧紧围绕抓党建促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工作格局,结合傣韵风情、古寨乡旅、农旅休闲、民宿示范、花海休闲、现代农业6种业态,打造赋予乡愁的具有文化特色内涵的景点,让群众收入稳步增长,生活水平持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