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方的客人:
四月的勐糯,春意盈盈,暖风袭人;四月的勐糯,歌舞欢天,热情似火。一年一度的泼水节如期而至,龙陵县小乘佛教管理小组将于4月14—16日在勐糯镇举行“泼水欢歌·魅力勐糯”泼水节庆典活动。届时,独具特色的傣族优秀文化在此绽放异彩,民族团结、共同繁荣发展的美丽画卷在此绘就,勐糯全镇人民诚邀您的参与,期待您的到来!

泼水盛况

1.采花活动
采花前,全体傣族人民沐浴净身,换上最漂亮的衣裳,男女老幼成群结队来到寨子外的青山上、小河边,怀着虔诚的心情采摘一朵朵饱含露珠的野花。殷勤的小伙子们将采好的花编成花环或者扎成把送给自己喜欢的姑娘。如果姑娘也喜欢小伙子,便含羞地接过小伙子手中的鲜花,这时小伙子们便会追逐着姑娘,发出一阵阵欢快的笑声。如果姑娘不喜欢小伙子,不接花默默走开,小伙子只得拿着鲜花去另找意中人。


2.洗佛仪式
在泼水节当天的清晨,所有的傣族妇女都要早早起来,把清洁的井水挑到佛寺里,在太阳出来的时候,给佛像清洗尘埃,洗佛的仪式非常肃穆和庄重,她们要在清洁的水掺上各种美丽馨香的鲜花。要用碧绿似玉的芭蕉叶,舀起那圣洁的净水,小心翼翼地清洗擦拭,直至整座佛像都金光灿烂,纤尘不染。


3.泼水祝福
往年泼水节,来自七面八方的朋友、群众聚集在大寨缅寺广场,敲起铓锣,打起象脚鼓,载歌载舞欢庆泼水节。在庄严的浴佛仪式后,人们纷纷提着水桶或举着水枪,涌入大寨缅寺广场,伴着雄浑的象脚鼓、铓锣声,相互追逐、泼浇、喷洒,互祝吉祥、幸福、健康。广场上笑声鼎沸、嘠摆不断、水花四溅,泼水联欢活动一直持续到17时许。当太阳落山,“全民大联欢”活动在广场上拉开了帷幕。傣家人民身着亮丽服饰,跳起欢快的舞步,勾勒出一幅绚丽多彩的动人画卷,用歌声唱响了傣历新年,用舞姿传承了民族精神,充分展示了傣族人民幸福的生活。

民间文化活动
1.斗鸡比赛
斗鸡比赛,将两只性情凶猛的公鸡放在一起,它们就会激烈地互相啄咬起来,还会用鸡爪劈击对手,场面异常激烈。如果两鸡相斗了很久,都十分疲惫了,人们就要用水将它们喷醒,使之振奋,重新投入战斗,直到有一只公鸡败下阵来。

2.陀螺比赛
陀螺是中国民间最早的娱乐工具之一,而勐糯傣族正是将陀螺文化发挥得淋漓尽致。陀螺比赛开始,大家齐刷刷地把陀螺瞄准对方,嗖地一声拉动发射条,一个个陀螺以迅雷不及眼耳的速度向对方冲去,一阵阵欢呼声与喝彩声随即热烈地响起来,最终评选出陀螺在地转的时间最长的一个为胜利者。


3.罩鱼比赛
在大寨社区小海湿地举行的罩鱼比赛更是一场激动人心的赛事,勐糯镇湿地资源丰富,渔家风情浓郁,比赛时,人们卷起裤腿,陷下泥塘,手持用竹子编织而成的鱼罩体验浅水捕鱼的乐趣,罩鱼可以放松身心,收获快乐。


特色勐糯
1.特色小吃
勐糯饮食具有独到之处而又富有特色,以酸辣口味见长的傣味已成了勐糯饮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傣家人认为,吃酸的心爽眼亮,有助消化;吃甜的,能增加热量;吃辣的可以增进食欲,预防伤风感冒;而吃生的,则可保证营养,傣味的酸,则要酸得爽口。







2.特色水果
勐糯是盛产水果的热土,香喷喷的芒果、诱人的水晶葡萄、营养丰富的火龙果、金黄色的牛肚子果、玲珑剔透的荔枝都是出自勐糯,想体验一把由水果带来的味蕾刺激,勐糯欢迎您的到来!



3.特色民族服饰
色彩艳丽,是勐糯傣族服饰的一大特点,一幅幅美丽的图案点缀在色彩鲜艳的服装上显得更加精美雅致,傣家服饰有自己的特色,穿上衣服后的小朴少更加婀娜多姿、美丽动人了。



4.范大叔特产
以“生态、有机、绿色、安全、健康”著称的范大叔家庭农场位于勐糯镇大海湿地旁,海拔800米,生态环境较好,周边青山环绕,无任何工业或污染产业,品一品范大叔砂仁炖鸡和江参,别有一番滋味。


勐糯非遗文化
1.剪纸艺术
勐糯镇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艺术源于大寨社区傣族美术传承人陈安定,他的一双巧手能剪出栩栩如生的花草及飞禽走兽,他的剪纸技术很精湛,只要看到图案,都能用剪刀剪出来。最难得的是,他心里想什么,手上就能剪出什么,不打草稿,以剪代笔,无论花鸟鱼虫,他都能一气呵成。



2.马腿琴的故乡
马腿琴,是勐糯镇大寨傣族的弹拨弦鸣乐器,傣语称“玎罕”。马腿琴形似大象,上面是大象的头,下面音箱部分似大象的身体。马腿琴被傣族人民视为吉祥的象征,但因琴体细长、小巧,当地傣族就把它称作马腿琴,其音色柔美细腻,在大寨傣族人民的文化生活中,马腿琴占有重要地位,是未婚青年专门用于求爱、倾吐爱情的一种主要方式。


风景如画的勐糯
1.游大小海湿地
勐糯镇大海位于大寨南面一千米处,小海即在大寨寨子脚,这是一个令人心旷神怡的地方,这里有一望无垠的湿地,面积达21.53公顷,自由飞翔的白鹭,美不胜收的荷花池。大海水面数千亩,小海水面数百亩,夏季,荷花开时,亭亭玉立,婀娜多姿。千百年来,海水不枯,莲藕不断,海埂边上有热带风情的农家乐,你可以品尝勐糯风味美食,这是一个休闲度假的好地方。


2.观仙人洞奇观
勐糯镇仙人洞位于勐糯镇丛岗村,距集镇5公里,是典型的喀斯特地理构造,有神奇的民间传说,以石奇、水秀、蝙趣构成观赏群落,现有土地保护区域30亩。洞口直径5米且垂直下降20度米,洞内结构复杂,可通行的道路4条以上,测出洞长2.7公里,面积在300平米以上的洞庭有3个,大大小小洁白的石钟乳悬挂于洞顶,或像竹笋般向上生长;错综复杂的水流,地下河水清澈见底,洞内清凉如水,30多种生物在此欢乐栖息,还发现了国内新物种:大耳蝙蝠,是观光、探险、考察的旅游胜地。

3.赏江中山美景
伸入怒江的勐糯江中山半岛地处北热带的低山丘陵,最高海拔1291米,最低海拔691米,是我省北热带西部帚状山系中自然综合体的典型代表之一。江中山于1995年10月经省政府正式批准为省级自然保护区,面积2183公顷。沟谷干热地带分布有较多的“热泪盈眶”性阔叶林的代表种类,植物种类有桤木、麻栎、龙血树等30多种,国家珍稀濒危保护植物有野生稻和柯子;国家重点保护珍稀濒危动物有叶猴、绿孔雀、眼镜蛇等21种。进入林区,树木蓊郁,植被厚重,一棵棵古树上苍藤虬枝演绎着生命的形态,构成了无序群落。漫步林间,谛听着草虫的乐声和山鸟的啁啾,偶尔间杂几声呦呦的鹿呜,竟是那样悠远,清旷。透过密林斑驳摇曳的光影,不时瞅见调皮的蓝耳翠鸟、灰头鹦鹉在枝头追逐嬉闹,生命的快乐,令人怦然心动。


4.看大花石遗址
勐糯镇大花石遗址发现于1988年,为滇西怒江流域代表性的新石器文化遗址,位于勐糯镇大田坝村民小组东北5千米处,怒江西岸边二级台地上,海拔800米,台地南北长140米,东西宽120米。遗址范围2000余平方米,文化堆积层厚0.4—1米。1991年以来经两次发掘,先后出土大量的铲、斧、镞、环、鱼标、网坠、印模等石质生产工具和瓮、罐、釜、钵、碗等陶质用具残片。此外,还有少许釜、骨、铜残器及房基、灶台、房屋基址8座、火塘5个、灰坑6个、金属炼炉1座,发现了各种石器标本72件,夹砂陶片85片。经测定,大花石遗址迄今已有3500—4000年的历史,从年代判断,它是迄今为止云南最早的青铜文化起源地。



5.游大寨古村落
大寨是传统古村落保护项目的实施地,村容村貌整洁干净,古色古香的寨心楼、极具特色的傣族建筑、蜿蜒的景观河都是值得细细品味的美景。游勐糯,游大寨,保证您不虚此行。



6.蛮岗的美好时刻
勐糯蛮岗是一个傣族人民聚居的自然村落,现居住着72户人家,共262人,其中有60户是傣族村民。蛮岗村容村貌整洁、干净,观景湖远远看去波光粼粼,平静安详,湖上种着一池莲藕,夏季荷花朵朵盛开,远远就闻到它清新香甜的味道。湖边的护栏经过精心设计,有着傣族特色,围墙上的图案更是色彩丰富,人物形象逼真。走进蛮岗,整个自然村落都透着一股宁静的美,在繁忙之余能到蛮岗走走逛逛,感受它的宁静致远,是一种心灵的放松与洗涤。

勐糯规模产业
1.参观万亩褚橙
万亩褚橙位于勐糯镇田坡社区,计划总投资10亿元,规划种植3万亩褚橙,全力推广种植具有高原特色的高端农产品,着力将勐糯打造成为褚橙种植、加工、收储、包装、流通、产品研发、信息服务于一体的水果种植基地。目前,已完成褚橙种植面积8000余亩,今年将实现第一期褚橙正式挂果。勐糯褚橙花开香似雪,今年便可收获沉甸甸的果实,一株株褚橙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站在山顶观望或航拍,场面蔚为壮观!



2.观千亩构树、千头肉牛产业示范园
龙陵县引进北汽兴东方公司(皓月公司),以“公司+基地(养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运作,建档立卡贫困户、土地流转户、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入股成立合作社,由镇政府牵头,成立飞扬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原料基地(构树)种植,成立龙陵飞扬•构香肉牛有限责任公司进行运营养殖基地。养殖基地总投资7487万元,占地250亩以上,配套建设标准圈舍、青贮饲料加工厂、疫病防治设施等。计划养殖肉牛2000头以上,在坝区建设3200亩构树种植示范区,涉及4个社区800多户农户,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