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日过,春便入,在新绿嫩芽抽出与鸟儿回迁中,感知冬春两季更替,万物复苏。此时,山川已在万籁俱静中,春意渐浓。


清晨,走入田间,冬日的白霜早已化为春水,融入平达的土壤与河流。倏然间,山雀一声轻叫惊醒了山岭,清脆的声音回荡旷野,音调悠扬,仿佛大地被忽然唤醒,重新焕发着蓬勃的生机。

人勤春来早,这是农民与土地无言的相约。平达人民深知“一年之计在于春”,于是早早地便冒着冬日未退的寒气,手拿农具踏入田地间,用锄头重新丈量土地。平达的春耕是全家参与的劳动,少年与父母共同劳作,稚子在田野间来回奔走、欢闹。


田地里,依然有农户遵循千年来的传统,一人牵牛,一人推着犁铧,这延续千年的劳作过程,仿佛农耕文明质朴的缩影。一声响亮的呼号,惊得白鹭乱飞,蓄势已久的春耕由名词转为了动词。

隆隆声作响的农机迅速将硬泥块翻起、揉散、铺开,路过的农户纷纷驻足观看,赞叹着机械的便利,感叹着时代的变迁。从传统农耕到机械化耕作,仿佛跨越了千年时光。

或许,春耕已不仅仅是一项农事活动,也成为了一枚文化符号,一种生存美学的象征,一种希望与喜悦的隐喻。那一幅田园风光的素描画,在每一年春回大地的时刻酝酿着勃发的灵感,等待着一颗热爱生活的心前去耕耘、着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