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达乡有一条横穿坝区的河流——平达河,数百年来,平达河浇灌着万亩良田,养育着平达人民。每到下午,人们总是三五成群的到平达河边散步,漫步在夕阳下,观赏河岸美景。河岸风景虽然美丽,但由于平达河沿岸都是农田,到河边散步的人们缺少了可以遮阳挡雨、歇脚休息的地方。平达乡党委通过广泛调研、多方论证,积极筹措资金,为群众在平达河上建起7座廊桥,“七桥跨一河”成为了平达乡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建起七座便民桥,为民服务见初心。群众无小事,乡党委变被动为主动,组织乡村干部沉到一线,以群众关心的廊桥选址、建筑风格等问题为重点,走访询民情、交流听民意、座谈问民需,广泛听取群众关于建设廊桥的诉求,收集群众建设意见。通过前期的调研和论证,乡党委将修建廊桥纳入“我为群众办实事”清单中,积极整合资金,修建便民桥。7座廊桥的建成,既能让劳作和散步的群众遮阳避雨、歇脚休息,也能为群众提供闲暇时开展休闲娱乐活动的场所,被群众亲切的称为“民心桥”。




打造传承展示窗,文化增色强底蕴。廊桥是古代建筑景观设计史上的绚烂瑰宝,它既给群众提供了通行上的便捷,也是展示当地文化传承的重要“窗口”。平达乡通过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整理,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为7座廊桥定位不同的文化主题,重点以展示党建文化、民族文化、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平达特色文化、尊师重教文化等为主。通过打造独具特色的廊桥文化,在展示平达文化传承,让人们感知平达、认知平达、记住平达的同时,以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方式引导群众增强对优秀文化的热爱,促进全乡文化发展,提升文化影响力,增强平达文化底蕴。




谋划消费增长点,廊桥经济促发展。乡村经济既是乡村发展的重要基石,也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平达乡积极构建“一个圈”经济地理空间,将平达集镇、平达社区上大寨小组、平达河7座廊桥、平安社区杨卜寨美食村等多个点连接成为乡村环形经济圈,让人们可以品尝农家美食,体验农家淳朴风情,驻足远眺万亩田园风光,尽赏平达自然美景,推动乡村消费增长,促进乡村经济发展。廊桥建成后,河尾桥周边集聚了60余户商贩,前来“打卡”的群众更是络绎不绝。平达乡顺势而为,通过探索契合平达实际的消费模式,让“吃、赏、游、购、娱、玩”融合为一体,促消费稳增长的廊桥经济已初现雏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