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打开适老化模式 政府信箱 加入收藏 x
侨乡象达
大山深处的贫困生态护林员
——记龙陵县象达镇坡头田村贫困生态护林员郑转玉
发布日期:2017年10月26日 19:43 浏览:[] 作者:郁云江 王兴爵 周东兴 来源: 龙陵县象达镇 打印

“我作为一名生态护林员,时刻以保护生态、服务群众为己任。自受聘护林员一年来,我管护的4200亩林区内,未发生过森林火灾和破坏森林资源的行为…… 2017年8月,全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生态护林员培训会在龙陵县举行。作为全县唯一的“巾帼”生态护林员——郑转玉在会上作经验交流发言。这只是一名来自大山深处贫困生态护林员的故事,更值得一提的是,郑转玉部分先进事迹于2017年被省人民政府森林防火网、人民网云南频道等网络媒体刊载。  

家住龙陵县象达镇坡头田村潞水洼小组的郑转玉,现年53岁、中共党员、小学文化。先后被象达镇、龙陵县委组织部和中共龙陵县委评为“双学双比女能人”“身边榜样人物”“优秀共产党员”等多项荣誉称号。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2016年9月一天,郑转玉在村委会看到贴出的告示:要招收2名国家级生态护林员(对象必须是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从小就热爱家乡大山和林子的她,及时回家和丈夫商量,想当一名生态护林员并得到丈夫的“鼎力支持”。到林业站报名后,她每天起早贪黑,通过手机查阅的方式,主动学习生态保护、林业法律法规等林业知识,一个月后,她顺利通过了考察、面试、笔试等选聘程序,正式成为一名生态护林员,管护区面积为4200亩。由于工作出色,她被选聘为坡头田村的林管员。同时为更好地保护家乡的绿水青山和扩大管护面积,2017年2月,坡头田村另外5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在她帮助下,顺利通过选聘程序成为生态护林员。至此,全村的生态管理面积由4200亩增加到2.6万亩。  

“热爱是干好工作的最大动力。”从小就在山里摸爬滚打长大的郑转玉,骨子里始终保留着一种对大山的崇敬和对森林的热爱之情。“林子好了,对吸水保水、防地质灾害等都有好处……只有喜欢才能干好活,我既然选择了当生态护林员,就要尽职尽责管好林子,竭尽全力地保护好自己辖区里的每一棵树……”这或许就是她对“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这句话最好的诠释。郑转玉不仅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如在县林业局和林业站的指导下,善于总结的郑转玉探索创建了“1+3+4”生态管理工作法。创建“1个指尖上的微信护林群”,即针对管护区域分散、距离远的实际,建立了“坡头田护林员群”,实行“生态护林员+林管员+村委会+林业站”微信联动管理模式,便于相关涉林文件、通知等内容传递以及生态护林员动态信息的沟通、联系等。推行每天“3报”制度,即依托“护林员微信群”平台,由其他5名生态护林员把护林情况报给林管员(郑转玉)→林管员汇总相关情况后→再上报镇林业站,实行每天早上、中午、下午“3报”制,便于管护信息上传下达,提高林区管护的时效性、准确性和针对性,极大地提高森林生态保护质量和效果。当好“4大员”,即当好森林生态氛围营造宣传员、当好林业“三防”工作巡护员、当好林区地质灾害监督员、当好森林生态管理联络员。再如,为了做好辖区森林生态的宣传工作,她从自己微薄的护林员“工资”中拿出1200多元,购买了音响、喇叭、功放机等设备“武装”自己三轮摩托,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声音宣传”、自制宣传牌、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走家串巷开展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巡回”宣传活动。截至目前,在坡头田村及周边区开展出动宣传车辆230余辆次、徒步行走山路3400余公里,发放各类宣传资料3600多份(册)。坡头田村辖区的森林火灾、偷砍盗伐、森林病虫害、林区自然灾害等指标均实现了“零”发生。  

“靓丽光鲜背后总是隐藏不为人知的艰辛。”说的正是郑转玉。她上有老弱多病、85岁高龄的婆婆需要她照顾,身边有患有风湿病、63岁的老公需要她照顾,全家人沉重的医药费支出需要她操心,家里的油盐柴米等生活开支需要她操心…拥有党员、支委委员、生态护林员等多种身份汇聚一身的郑转玉,在困难面前不低头,依然用自己柔弱的肩膀挑起家庭“琐事”和农村基层党建工作“重担”。她在做好支部党建工作和照顾家人的同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时刻践行着她那句“我一个人脱贫不算脱贫,要大家脱贫才算脱贫”的人生座右铭。郑转玉计划发展养牛、养猪和发展林下草果种植等产业,尽快摘掉自己的“贫困帽”。目前郑转玉已向上级相关部门争取各类资金8万余元。动员和协助本村群众自筹资金7万多元,建成占地300平方米的肉牛养殖场1个,对周边贫困群众发展养殖业、加快脱贫致富步伐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由于她长期以来,秉持着一种对大山的崇敬与热爱、执着与坚守、实干与奉献,践行着一桩桩贫困生态护林员故事里的“事”,使她成为全市954名生态护林员中的优秀代表。  

森林生态资源保护永远在路上。近年来,龙陵县不折不扣地落实好国家、省、市有关加强建档立卡贫困户生态护林员管理的政策、文件和会议精神。建档立卡贫困户生态护林员郑转玉只是其中受益者之一。到目前,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生态护林员达604名,全县贫困户生态护林员每年可获得固定收入604万元,将辐射带动全县10个乡镇121个村(社区)的2100多人贫困家庭人口脱贫致富,实现贫困户生态护林员与原有护林员同岗同责、同岗同酬,有效打通了生态脱贫“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