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龙江乡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枫桥经验”,探索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坚持“预防走在排查前、排查走在化解前、化解走在激化前”的原则,积极开展矛盾纠纷化解工作,确保辖区显性风险“清零见底”,隐形矛盾“去根断源”,达到“调解一案,教育一片”的成效,筑牢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2025年以来,全乡共排查矛盾纠纷64起,成功化解61起,3起正在化解中,化解率达95.3%。
突出源头治理,构建“立体化”排查机制。一是构建多元排查网络。龙江乡建立以乡综治中心为枢纽,以村网格员、驻村干部、人民调解员、治安志愿者等为触角的全方位排查网络。网格员日常在责任区域巡查走访,及时收集群众反映的问题和潜在矛盾线索;驻村干部定期深入各村组,与群众面对面交流,了解民生诉求;人民调解员凭借熟悉当地情况和人际关系的优势,主动发现纠纷隐患;治安志愿者则从不同角度提供信息,确保排查无死角。二是定期排查与重点排查相结合。村级每周进行一次常规排查,乡级每月开展一次全面排查,对排查出的矛盾纠纷进行分类登记,建立台账。同时,针对重大节日、敏感时期以及重点项目推进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矛盾纠纷,开展专项重点排查,提前制定应对措施,按照“抓早、抓小、抓苗头”的原则,确保各类矛盾纠纷及早发现、提前介入。
坚持分类施策,打造“多元化”化解体系。一是分级研判明责任。对网格员上报的矛盾纠纷,村级定期召开会议初步分析分类,简单纠纷村级调解;按照“三级三次”调解机制,村级无法调解的纠纷,依托“平安保山”“社区警务”上报综治中心,组织平安法治办、司法所、派出所及相关职能部门召开会议,因事施策、因人施策、因时施策,讨论制定出“一事一策”化解方案;对涉及政策性、历史性、技术性强的纠纷,邀请县级相关专业力量参与,提供专业意见和技术支持。二是多元联动聚合力。多渠道调解优先。充分发挥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工作体系的作用,优先采用调解方式化解矛盾纠纷。依托综治中心和村调解室,组织经验丰富的调解员与当事人进行沟通交流,耐心倾听他们的诉求,引导双方换位思考,寻求利益平衡点。在调解过程中,注重运用亲情、友情等情感纽带,以及村规民约、道德规范等力量,促使双方互谅互让,达成和解协议。三是依法依规处置。对于调解不成或涉及违法行为的矛盾纠纷,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程序进行处理。及时引导当事人通过合法途径解决问题,如申请仲裁、提起诉讼等。领导包案督办。对于一些重大、疑难、复杂的矛盾纠纷实行领导包案制度。由乡班子成员担任包案责任人,亲自协调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推动矛盾纠纷有效化解。
强化闭环管理,完善“长效化”回访制度。一是定期回访跟踪。建立矛盾纠纷回访制度,纠纷化解后的一定期限内对当事人进行回访,方式包括上门走访、电话、微信回访等方式,了解当事人协议履行情况以及是否存在新的问题或隐患。二是巩固化解成果。针对回访中存在的问题、当事人提出的合理诉求、意见或者建议 ,认真研究分析,进一步完善化解措施。根据持续跟踪和动态管理,确保矛盾纠纷真正得到彻底解决。三是总结经验教训。完成每一轮的回访工作后,在联席会议上,对整个矛盾纠纷化解过程进行复盘,分析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认真总结,为今后更好的开展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提供参考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