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打开适老化模式 政府信箱 加入收藏 x
魅力龙江
“绿美”龙江:添“绿”增“金” 乡村走出振兴路
发布日期:2023年07月20日 08:13 浏览:[] 作者:杨应召 李娟 来源: 打印

时下,绿美之风吹遍龙江乡村村寨寨,全乡呈现出处处是绿意、处处是美景的绿美画卷。

走进上龙村杨家寨小组,满眼是望不尽的郁郁葱葱,绿油油的藤蔓爬满棚架,阳光下的百香果犹如小灯笼般缀满藤条,一个个浑圆饱满,显得格外诱人。走进群众家中,干净整洁的庭院环境,种满品类繁多的盆景花卉,花草错落有致,一片生机盎然;室内家具、物品摆放整齐,窗明几净,处处彰显着主人的勤劳。

上龙村地处龙江乡东北部,距龙江乡政府5公里,交通方便,距龙陵县城37公里。主要产业有茶叶、核桃、石斛等,主要作物有水稻、玉米。2023年,在上龙村党总支示范带动下,杨新寨小组开始探索种植百香果,探索出了一条新的致富路。

示范带动,让绿美乡村从“一处美”到“处处美”。自绿化美化行动开展以来,上龙村立足乡村自然资源禀赋和发展现状,摸清底子、定下调子,突出“先导性、科学性、实效性”原则,以绿美乡村建设为抓手,按照“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的思路,用好典型引路法,通过党支部引领、党员带头,采取“党员+群众共商、党员+群众共议、党员+群众共定”方式,开展“绿美先锋行”活动,先行在杨家寨精心策划,串点成线、连线成片,推进绿美乡村建设由“示范带动”向“全域推进”转变, 从“一处美”向“一片美”转型,让村庄焕发盎然活力,展现“千村百景”。

产业培育,让绿美乡村从“形象美”到“经济美”。绿就是美,美就是富,建设绿美乡村不仅要有绿水青山的“颜值”,更有金山银山的“价值”。上龙村坚持产业引领,壮大村组集体经济。通过对杨新寨道路两旁百香果长势分析,上龙村适合发展百香果产业。今年5月村“两委”组织到龙新黄草坝、腾冲团田乡百香果加工厂进行参观,深入种植户学习技术,认为百香果种植可行。经“四议两公开”并报请乡人民政府同意,规划在上龙村将军坟弃土场建设百香果种植示范基地30余亩(配套种植其他采摘品种),目前已种植5亩1200余棵,按照目前市场收益计算,2024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可增收2.4万元,真正把绿美乡村变成“美丽经济”。

乡村治理,让绿美乡村从“外在美”到“内在美”。商定小组公约,达成小组规范共识。为解决杨新寨存在的问题,上龙村党总支多次组织杨新寨党员群众研究谋划,组织户主召开会议,表决制定得到群众认可的杨新寨自然村小组公约,小组公约在要求村民讲文明、树新风的基础上,明确规定小组公共卫生由农户分组定期轮流清扫(5户一组,每月9号、19号、29号进行轮休打扫),严禁任何人在公共区域私搭乱建、乱堆乱放,同时加大户内卫生的提升规范。拆除私搭乱建,规范小组打造标准。小组公约得到群众认可后,上龙村趁热打铁立即组织村民开展人居环境提升整治专项行动,围绕“五美一佳”即:科学规划布局美、绿色环保生态美、卫生整洁环境美、创业增收生活美、民风文明身心美、环境优、特色佳的目标,对户外及公共区域物品堆放、菜园管理、家禽养殖等进行规范定标准,全面提升整洁小组风貌。组建村民理事,提升小组自治水平。为进一步提升小组的自治能力,上龙村结合杨新寨自然村小组公约,组织小组内的党员、村民代表、乡贤能人、有威望的群众成立了村民理事会,理事会对小组公约落实情况进行监督、对红白喜事办理进行规范、对邻里纠纷进行调解,倡导文明新风、促进小组和谐稳定。自杨新寨组村民理事会成立以来,杨新寨村矛盾纠纷发生上报率明显下降,今年以来,小组上报需村委会调解的矛盾纠纷为0起。发展路域经济,提高小组治理能力。为进一步解决小组公共事业无经济来源,村组治理缺乏经济支撑的难题。村组充分研究杨新寨现有生产生活、生态环境、产业发展等实际,充分尊重群众意愿,通过走访、座谈、召开会议、吸收群众意见建议等方式,动员杨新寨村民在进组道路两旁种植百香果。通过动员党员群众积极投工投劳、出苗出桩,共种植百香果300余棵。种植的百香果由专人保管,并签订协议实现收益50%归集体所有。目前,种植的百香果已挂果,变成了小组的一道风景线,还发展了产业、增加了收入、推动了公共事业发展、提升了基层治理能力。让村庄从“外在美”向“内在美”转型,让群众从“面子”美到“里子”。

下一步,龙江乡将继续发挥自然优势、资源优势、文化优势,持续推进绿美乡村建设,让村庄环境更加绿美,让群众生活更加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