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同志,我儿子玩手机游戏,向游戏平台充值了4万余元这可怎么办啊?”群众濮先生急匆匆地来到龙江派出所寻求民警帮助

近日,龙陵县公安局龙江派出所接到村民濮大哥求助,称其7岁的儿子在使用手机玩游戏时,充值了4万余元,请求帮助追回。
接到求助后,龙江派出所值班民警一边安抚家长情绪,一边了解详细情况,经询问得知:几天前,濮先生到银行取款,银行工作人员告诉其持有的银行卡内并没有钱,于是便让工作人员打印了银行交易明细。经核查,该银行卡的交易流水中有几十笔金额转到了同一家游戏公司,转账金额高达4万余元。民警立即查看其手机消费账单,发现有多笔充值服务,濮大哥称丢失的数额正是数次充值的金额。这些钱就是被孩子悄悄用于游戏充值了。

为尽快帮助濮大哥找回钱款,民警通过互联网了解退款相关条件,认真收集相关证据材料,及时与游戏充值平台客服沟通协商,提交申诉材料,积极跟进申诉退款事项,最终帮其退回全部款项。

9月7日,濮大哥将一面印有“人民公安为人民、心系百姓解民忧”的锦旗送到龙江派出所民警手中,对民警帮其追回经济损失表示感谢。

在游戏里充钱买装备
以获得更好的游戏体验
这无可厚非
但缺乏金钱观念的“熊孩子”
在游戏里无度消费
就是另外一码事儿了
相信不少家长都在新闻报道中见过
经常有孩子充值几千甚至几万元玩游戏
面对这些“熊孩子”
家长也是真头疼

不过
蜀黍提醒各位家长
今后如再遇到这种情况想要维权
已经有法可依啦!
经全国人大审议通过
已于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对孩子游戏充值较大数额退还
提供了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民法典》第十九条规定,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第二十条规定,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按照上述规定,八周岁以上的孩子为游戏充值的,需要经家长的同意、追认,充值行为才有效。如果是八岁以下孩子为游戏充值的,需要由家长实施,孩子自己充值是无效的,游戏公司也要退款。
当然了
事后挽回损失
不如事前加强监管
龙陵警方提醒广大家长
请引导自己的孩子正确对待网络游戏,在学习之余,引导孩子进行有益身心健康发展的兴趣爱好或者休闲活动。更重要的是,家长要加强对孩子的反网络诈骗知识的教育,提高孩子们的自我防范意识和甄别能力,加强微信、支付宝、银行卡等支付方式的自我监管,不要将支付密码或者方式告知孩子,减少不必要的财产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