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打开适老化模式 政府信箱 加入收藏 x
魅力龙江
龙陵龙江乡:全面开展城乡绿化美化行动 让全乡真正“绿”起来“美”起来
发布日期:2022年08月22日 22:00 浏览:[] 作者: 来源: 打印

为持续推进龙江乡城乡绿化美化三年行动计划工作,进一步做好乡村环境整治工作,准确把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森林是水库、钱库、粮库、碳库”“林草兴则生态兴”等生态发展理念及丰富内涵。龙江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人民为中心,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态,统筹生态、美学、人文、经济、生活等要素,系统性谋划推进、高水平规划设计、专业化种植管护,实施负面清单管理,着力推进城乡面貌和人居环境改善,让龙江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景更美、人更富。

以人为本,绿美惠民

坚持把人民对良好生态环境的需求作为城乡绿化美化行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美丽家园”建设上,龙江乡主动作为、先行先试,团结各族人民以改造乡村风貌、完善基础设施、推广优势产业、打造特色景观等主题为重点,以“思想引领、文化助推、文明创建”为抓手,围绕“五美一优一佳”即科学规划布局美、绿色环保生态美、卫生整洁环境美、创业增收生活美、民风文明身心美、环境优、特色佳创建目标,全面推进“一村一示范”创建工作。2021年11月以来,依托资源优势、主导产业,全乡15个村(社区)选定“一村一示范”创建点,建设一批“小而精、特而美”的“一村一示范”示范点。截至目前,蕨叶坝咩卯组“斛开幽径”、大新寨村汇龙组“平安之花”、大汉坝村杨家组“人生路”已成形出效,形成一村带数村、多村连成片的创建局面,有效推动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统筹规划,分步实施

将城乡绿化美化与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紧密结合,与推进乡村振兴、发展全域旅游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等有机结合起来,龙江乡围绕“一核三廊”党建示范创建目标,积极探索特色田园乡村建设模式,全力推进弄岗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工作,努力形成可借鉴、可推广、多样化的乡村振兴成果。以项目为依托,不断拓展“红细软”稻谷产业、稻花鱼产业、旅游服务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延长农业产品产业链,推动烤烟、茶叶、稻花鱼等产业发展,提升龙江茶产业竞争力,进一步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项目预计壮大村集体10万元/年,带动群众户均增收0.3万元/年,受益群众928户3288人,全面促进村集体经济提升和群众致富增收。

因地制宜,科学绿美

龙江乡按照“生态优、村庄美、产业特、农民富、集体强、乡风好”总要求,建设“绿、洁、畅、亮、美”特色乡村,路通绿化通,加快推进乡村公路和集镇绿化、亮化、美化工程,打造休闲观光旅游小镇,着力打造“美丽院庭”“美丽公园”“美丽公路”,打造美丽公路14公里,在沿江路打造“菠萝蜜路”2公里,勐外坝种植松树4公里。现在乡村公路两侧、观景台等区域处处形成花海景观带,成为群众赏花踏青、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沿江路打造“菠萝蜜路”已经成活,预计3年后可以成为旅游观光的“网红路”。

系统构建,多元共生

龙江乡茶文化历史悠久,万亩茶园土壤肥沃,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结合龙江乡“农旅小镇”和弄玲村“茶旅融合”发展方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衔接乡村振兴,做大做强茶叶产业致富引领,优化茶园管护水平,提升生产加工工艺,助力群众增收致富,使得茶业成为龙江的一大支柱产业。念好“茶经”,拓宽“茶路”,写好“茶文章”,龙江乡发挥生态环境优势,打造“生态茶园+休闲旅游”的双重发展模式,结合万亩茶园的自然景观及特色,利用经济林,打造观光采摘园,全力打造“赏‘万亩茶园’、品农家饭菜”文旅融合示范乡,让各地游客实现了“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茶叶种植不仅富裕了农户,也成为了龙江乡的一张名片,同时巩固拓展了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不断激活乡村发展内生动力,让茶香溢出村庄,让“茶业+旅游”融合助推乡村振兴。

礼仪之风,广泛参与

龙江乡开展“弘扬礼仪之风、共建善美村庄”行动,全覆盖在村民小组开展“共商一个小组公约、成立一个村民理事会、开展一个专项行动、组织一场文艺活动、挂好一面流动红旗”五个一行动,大力推进善美龙江建设,精心精细精准做好做活乡村末梢治理。聚焦党建引领、党员带头、先进带动、典型示范,以上率下、以点带面全方位激发基层自治效能,激活乡村治理内生动力,构建“乡村振兴共同谋、礼仪之风共同扬、大事小事共同帮、公益事业共同干、人居环境共同治、文明村寨共同创”的乡村治理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