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龙陵龙江乡切实扛起粮食安全责任,始终把抓好粮食生产作为“三农”工作的首要任务,多措并举,坚决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有效保障粮食生产安全。
强领导,统思想。龙江乡早部署、早准备、早行动的“三早”方略,积极落实粮食生产“党政同责”,落实粮食播种面积,多次召开粮食生产和耕地整治会议,及时制定出台了乡、村、组三级联动责任落实机制,逐级压实任务,细化工作措施,迅速行动掀起农业生产工作高潮。强责任,保任务。按照“粮食播种面积只增不减”的要求,积极开展“非粮化”治理,把粮食播种面积和各村(社区)年终考核挂钩,明确乡党委书记和乡人民政府乡长为第一责任人,各村(社区)党总支书记为第二责任人,将播种面积分解到村、落实到地块,确保完成全年下达粮食面积任务。强服务,重指导。充分整合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专业技术人员、村(社区)工作人员等,及时成立技术骨干为成员的专业技术指导组,深入田间地头,结合水稻种植、稻花鱼养殖、玉米种植、病虫害防治等重点技术措施,采取“点对点”服务模式,确保农民有需求、技术必响应。截至目前,组织乡村两级干部职工开展整治会议2次,村级自行开展20余次,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40余次,严格工作内容、明确时间节点、细化工作任务。
修水利,促发展。龙江乡以疏浚沟渠、实施高标准农田、水毁修复为重点,采取多种方式完善农田配套设施,组织发动广大群众投工投劳,大力开展河、渠、塘等薄弱环节水利基础设施抢修,打通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最后一公里”。目前,已基本完成水利设施维修处理任务,全乡完成1.3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渠道清淤110公里。严格抓好粮食生产,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确保全年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在4.32万亩以上。筹资金,兴水利。近期,由于受极端自然因素的影响,龙江乡农田水利设施因受到洪水的侵袭,导致取水、输水设施损毁严重。龙江乡党委政府多渠道筹措资金,对损毁渠道进行修复处理,2022年累计投资38.27万元修复取水坝1个、渠道6条,河堤修复45m。解决龙江乡1.8万亩水田的用水困难问题,为群众增收提供坚强保障。众参与,保畅通。为保障河渠畅通、确保春耕生产顺利进行,保障人民群众的农业用水需求,确保粮食生产安全,促进农户丰产增收。龙江乡组织15个村(社区)群众及干部职工开展“冬春修”行动,共动员300余名群众参与本次行动,累计清理渠道40余条,总长达25千米,清理渠道淤泥3000余平方米,为灌区的农业用水提供了有效保障。
龙陵龙江乡坚持党政同责抓粮食安全,出台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办法,严防耕地“非农化”“非粮化”,守牢万亩永久基本农田控制线。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划定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龙陵县水稻绿色高质高效示范基地,建成高标准农田万亩,积极发展“烟+稻+鱼”轮番种养、“一年三熟”绿色高效、“一田多收”四季优产等综合种养模式,合理提高种植效益,实现水稻播种18980亩,种植红细软8690亩,养殖稻花鱼1.2万亩,产量881万公斤,产值2510万元;种植烤烟7018亩,产量2万担,产值2833万元。
民以食为天,粮食事关国运民生。下一步,龙江乡继续落实落细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格实行耕地用途管制,严格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强化土地流转用途监管,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