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打开适老化模式 政府信箱 加入收藏 x
清新龙新
龙新乡:党旗领航谱写乡村振兴曲 群策群力铸就生态宜居梦
发布日期:2022年09月15日 09:49 浏览:[] 作者: 来源: 清新龙新 打印

近年来,龙新乡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内容,扎实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污水治理、厕所革命及村容村貌提升等工作,全面推动农村“旧貌”焕“新颜”,村民的生活条件和农村的整体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乡村振兴新画卷徐徐展现。

党建引领,定标指向推进全乡人居环境整治。乡党委、政府大力推行落实“个十百千”工程,扎实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健全配优村级班子队伍,健全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全面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战斗力。通过党总支引领,增强党员、群众意识,凝聚党员力量,实现了基层党组织“说话有人听、做事有人跟”,促使党员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有效促进村(社区)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让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现组织有力、产业兴旺、农民富裕、乡村美丽的宜居宜业宜游美丽乡村建设。

试点创建,以点带面实施全乡人居环境整治。乡党委、政府结合各村(社区)人文、地理、产业等特点,制定一村一示范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目标,目前,各村示范点创建初显成效,最具代表性的有:勐冒社区党建引领提升人居环境绘就美丽乡村新画卷、饶廊社区“共筹、共建、共享” 营盘坡变新寨子示范点、雪山村秋场党建引领“观念刷新” 硬核开启“美颜模式”。龙新乡立足村情,依托人文地理资源禀赋,先行先试,从转变群众的环境卫生观念、提升人居环境、绿化美化家园开始,逐步转移到发展美味小吃、民宿旅游、农耕体验的乡村旅游上来。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努力打造“一村一品”“一户一特色”“一处一风景”的乡村旅游名片。试点的创建,给周边村民带来了诸多启发和警醒,深刻的触动了周边群众心弦,为全面实施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生态宜居奠定坚实基础。

议事共商,共谋共建深度挖掘群众内生动力。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充分挖掘群众的智慧,群众参与决策参与建设,强化了群众的主人翁意识,群众思想观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积极出资出力。如饶廊社区“共筹、共建、共享” 营盘坡变新寨子示范点创建中,群众积极性高涨,每人出资100元,共集资32300元,投工投劳一个月,共投入义务工1200多个,无偿让出土地实施绿化,在外务工的一些泥瓦工师傅,放弃较高的务工收入,返乡投身到家乡建设中来。

“净”化环境,实现群众“外修颜值、内增气质”。织网格,健全防控体系。充分运用“3户5户”联防联控网格化管理机制,实现政策、法律法规宣传、民情民意收集全覆盖,快速掌握矛盾纠纷等社会不稳定情况,促进群众相互监督、相互激励,充分调动群众参与各项工作的积极性,共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转民风,强化移风易俗。借助‘幸福庭院’评比活动为契机,户与户之间比爱国爱家、守法守信、和睦和谐、知恩感恩、勤耕勤读,以‘小庭院’撬动乡村振兴‘大文章’;展文化,提功能促团结。利用乡情展示厅,展示本地农特产品、农耕文化,思忆乡情乡愁。强化老年活动室建设,丰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缓解婆媳矛盾,促进家庭和谐,社会稳定。科普“课外教研基地”,优化适宜孩子学习的一米空间,营造孩子积极学习的良好氛围,促进社区大家庭的融合。通过创建带动,不断促进乡风文明,形成村共治共管、共建共享环境“净化”体系,不断提高村民文化素质和道德水平。

下一步工作中,龙新乡将持续推动党建引领,把整治农村人居环境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坚持政府主导与群众参与、全面整治与巩固成果相结合,发挥各方优势、凝聚各方力量,有打算、有步骤、有重点地开展整治工作,确保群众住房安全、环境洁净,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有大的改善、实现质的提升,不断巩固环境卫生整治成果,不断刷新人居环境“底板”,擦亮乡村振兴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