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龙新乡坚持政治为纲、法治为要、德治为基、自治为本、智治为力,着力提升市域治理能力,实现治理难题在“五治”中破解、社会和谐在“五治”中构建、乡风文明在“五治”中塑造、群众幸福感在“五治”中提升。
坚持政治引领,构筑基层治理“硬堡垒”。以班子成员带头抓,深入村组查找补齐短板,把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作为全乡重点工作纵深推进。构建完善了乡、村(社区)、组、户、人五级治理体系,依托“3户5户联防联控”机制,设立213个网格长,1478名网格员,实现乡域覆盖1万余户的微网格治理模式。同时,通过开展“三会一课”“党员联系群众”“我为群众办实事”等多种形式,积极引导党员、干部、群众等各方力量,共同参与乡村治理,有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新局面。
坚持自治为基,激发基层治理“内生力”。以“一约两榜一会一公开”(村规民约、红黑两榜、村民议事会、村务公开)推动村级自主议事、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让村民在乡村公共事务上争做“主人翁”。充分发挥村民委员会和村民议事会的作用,每月召开会议议事,以群众代表、户主为主体,把群众的烦心事唠叨事摆在桌面上,通过“大家事大家管”的形式,共商共议,实现百姓烦事、村务大事公开透明。今年以来,11个村(社区)通过自治机制共同协调解决村(社区)各项事务500余件,茄子山村荣获“全国村级议事协商创新实验试点单位”。
坚持法治为本,念好基层治理“紧箍咒”。积极开展“一村一辅警”工程和基层人民调解队伍建设工作,切实增强农村“法律明白人”和普法宣传员的法律意识,全乡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氛围。通过合理设置群众接待窗口、矛盾纠纷调解室、信访接待室、警务室等工作场所,切实提升基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组织实战能力。同时,充分发挥综治中心平台作用,联合辖区派出所、司法所及村级人民调解员进组入户走访,按普通、复杂、重大、信访积案四个等级实行事件等级划分,按事件等级程度确定调解化解方案,确保一事一方案、一事一调解,实现人民调解与治安调解的优势互补。
坚持德治为先,营造基层治理“软环境”。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积极开展理论宣讲进村入组活动,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同时,广泛开展“最美儿媳”“最美家庭”“幸福庭院”等系列评选活动,充分调动村民自觉性,完成从被动管理到主动参与的转变。并组织有号召力、影响力的党员群众、乡贤组建志愿者队伍,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的典型事迹宣传,带领群众开展人居环境提升、志愿清河、义务植树等志愿服务项目。
坚持智治为辅,培育基层治理“智慧脑”。结合建设“雪亮工程”的一体化乡村治理智能化体系,以一体推进整体,构建“监测—预警—处置—反馈”的治理闭环,通过实施信息共享、统一指挥、统一调度的工作模式,有效地推动乡、村两级的规范运转、有序衔接、高效指挥,实现了“全乡覆盖、功能齐全、动态跟踪、联动共享”,切实提高各类风险隐患预测预警预防能力。截至目前,全乡在重点场所、交通枢纽安装监控68个,村民自主安装监控达850余个,多维协同、整体智治水平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