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硝河村气候湿润,生态环境优越,极其适宜茶树生长,有成片的荒野茶大茶树,多分布于海拔1700米-2500米的高山密林中,植株为乔木或半乔木型,植株高大,自然生长情况下树高可达2米—9米,树幅1.3米—5米,树姿直立或半开张,主干明显,群众俗称“大树茶”。据统计目前全村大茶树有50余株,大部分是有着上百年树龄的野生大树茶。
历年来,大树茶稀少而珍贵,大硝河村凭着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以及悠久的茶文化,党总支因地制宜,顺势而谋,为进一步突出行业特色助力茶产业发展,推行“党建+产业”创新模式,强化党组织建设,凝聚茶行业党支部力量,以党建推动茶产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老树抽新芽,春茶闹新春,茶叶采摘也逐渐到了最忙碌的时候。采摘采用“一芽二叶”,品质最高,老嫩度恰好,统一“一芽二叶”为标准的鲜叶做出来的古茶,整齐匀整,滋味协调,历久弥香。
大树茶稀少娇贵,要得到高品质古茶,必须全程采用传统手工耐心制作。传统大树茶加工工艺包括:采摘、委凋、杀青、摊凉、包装等数十道工序,每一道工序的细微差别都会造成品质的千差万别。可以说工艺决定了大树茶品质和后期转化的空间。
2021年大硝河村收获茶叶2000余公斤,品质优良,市场反馈良好,初产成品茶约1000斤,产值达到7万余元。一直以来,大硝河村努力将 “绿水青山”转化为农民增收的“金山银山”,为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而不懈努力。
大硝河村主要围绕“三个一”为主线:一是通过各网络信息宣传平台进行宣传,少中求优,精挑细选,打造“一村一品牌”,在县内打开销路;二是形成种植规范化,产业规模化,产品效益化,营销多样化,走向县外;三是在成功打造“一村一品牌”后,以“一品带多品”“一组带多组”的模式,最后整村推进,真正做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增加农民收入,振兴乡村产业,壮大集体经济。
乡村振兴,产业是基础。大硝河村将继续加强党建引领以农业发展和结构调整总体目标为前提,以资源为基础,市场为导向,产业化为突破口,品牌塑造为抓手,打出茶品牌,做精茶产业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走出坚实的乡村振兴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