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打开适老化模式 政府信箱 加入收藏 x
清新龙新
以心换心 他走进村民的内心
龙新乡扶贫特写
发布日期:2017年09月14日 15:45 浏览:[] 作者:王世银 来源: 打印

段江平,本文的主人翁,2015年任龙新乡茄子山村第一书记,为保山市苏帕河水电开发有限公司员工,2016年连任驻村扶贫工作队员至今,工作踏实,为人诚恳,深得人心,得到了该乡党委政府、该村“两委”和基层群众的充分肯定和好评。  

据段江平回忆,最开始,还是很不习惯,一贯于朝九晚五,正常上下班,当了扶贫工作队员后,仿佛一下脱缰的野马,干工作没有头绪,无从下手,不知道怎么跟贫困户交流,对于帮扶脱贫更是无计可施。  

后来,慢慢在村党总支书记等人的帮助下,段江平慢慢走进农户内心,他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认真调查走访,与党员干部群众亲切交谈,将心比心、以心换心,详细了解村情民意,对每户群众的吃、穿、住、行以及家庭收入主要来源进行全面了解;协助村“两委”班子一起研究制定贫困群众脱贫增收发展规划和脱贫攻坚群众工作目标任务,旨在多角度、多渠道的增加贫困户家庭经济来源,推动茄子山村脱贫致富奔小康。  

在驻村工作中,他主要当好扶贫干部中的“三员”:一是当好贫情分析员。把村里最贫困的农户排查出来,把真正贫困的农户一户不漏地纳进来,协助“两委”对全村的贫困情况进行认真分析研究。对建档立卡贫困户、非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分析、预判,锁定目标,根据实际情况提出错评、漏评、错退对象预判名单供“两委”决策。“作息时间不分上下班,晚上与群众开会研究至12点是常态,凌晨1点还在整理材料。”茄子山村党总支书记苏会美回忆道。二是当好入户调查员。动态管理工作队员对贫情分析会的评议结果开展入户核查,查准贫困对象收入、住房、财产、家庭成员结构、生产生活条件等,判定主要致贫原因,确保入户调查工作全覆盖。三是当扶贫档案管理员。自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以来,其协助茄子山村强化扶贫档案归档和管理工作,实行动态管理,进一步完善和充实档案内容,各个环节都完整地记录在册,并且做好档案的规范化管理。

段江平看似文质彬彬,做起事来却是说一不二、雷厉风行,为了茄子山村快速地发展起来,让农民群众过上好日子;深感责任重大的他,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积极发扬知难而进、不畏艰苦、不畏困难的精神,全身心投入到帮扶工作中去;在驻村期间,重点协助村“两委”抓好大汉坝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项目,做好涉及贫困农户工作;积极争取资金,捐赠一台长虹48英寸液晶电视用于村委会播放宣传片;通过积极争取,共协调资金4.6万元和项目3个(新建茄子山小学办公楼前围墙1.5万元、赵家小组修路1万元、村级办公条件改善1.5万元、为受灾户集资6000元),协调培训资源对贫困对象开展石斛枫斗加工技术、农村电子商务知识等种植技术培训共计200余人次,帮助群众就近就地创业就业,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提供有力支撑。  

2017年,段江平又在种养殖技能培训、教育帮扶、壮大村集体经济等方面下功夫,有针对性的在山葵、肉牛等的种养殖上加大培训,提高农户单产量,提升产业扶持效益,共整合培训资金1万元;针对建档立卡贫困户中就读普高、大学的家庭,给予资金帮扶,共计1.8万元,将于今年年底全部兑现;投入龙陵县茄子山村可常胡蜂专业养殖合作社7.00万元。到目前见效益的已有700多窝,并带动困难户12户,发展300多窝、建档立卡贫困户4户,发展80多窝,主要养殖地点在茄子山村本地及腾冲团田两处,2017年计划主要发展胡蜂、黄蜂两个品种配套养殖,带动困难户25户左右、建档立卡贫困户10户左右,力求解决较多劳动力闲置问题,并形成“村党总支+合作社+贫困户+市场”为一体的产业扶持模式,现已协调落实壮大村集体经济资金7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