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打开适老化模式 政府信箱 加入收藏 x
北门镇安
镇安镇镇宝村:把大学新生“扶上马”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26日 09:33 浏览:[] 作者: 来源: 打印

读书改变命运,在身处大山的保山市龙陵县镇安镇镇宝村日益凸显,而伴随着孩子们成长、家庭命运提升的,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不能“送一程”,却用朴素的方式“扶上马”,传递着一幅幅温馨的助学接力画面......

临行保障。夜幕下的镇宝村石龙洼自然村大学新生陈焕仙大伯家,灯火通明,茶香四溢,笑语盈盈。今年全村考上省市内外的本科生5名,专科生2名,大都来自脱贫户家庭。其中,1名是事实无人供养对象,2名来自残疾、病患家庭,凑足学费成了他们的头疼事。村组、驻村干部主动引导他们申请助学贷款。8月11日晚,驻村干部入户走访,召集部分新生宣传贷款政策,讲解贷款流程,计划资金使用,规划入学的交通方式,从而,纾解他们的焦虑。次日上午,村干部手把手帮助入学新生完善贷款资料,使他们顺利通过申请,解除了后顾之忧。

临行规划。7月28日中午,镇安镇办公室内,得知自己被录取到211学校的准大学生卢升贵神情专注,正在聆听“大学规划”老师的指导,提前明白“如何上大学”这一重大课题。专业老师围绕上大学读什么样的书、怎么融入氛围、如何花钱等具体问题展开话题,以具体案例说明“寒门”崛起的奥秘,进一步鼓励他吃透专业,起心纯正,尽量参加学校社团活动,尽精致而达广大,用专业知识+信念两支翅膀自由翱翔。下午,驻村干部带卢升贵第一次抵达松山,接受爱国教育、民族教育。“我第一次听懂了‘真打瞌睡无需枕头,从风雨中走来不要雨伞,心有蓝天不羡彩虹’。”卢升贵醍醐灌顶,第一次从懵懂到明白。难能可贵的是,他未进校门,先开“心门”,在纪念碑前久久伫立,轻声读起了伟大抗战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必胜信念。”

临行游学。秋日的保山青华海波光潋滟,两只小船载着包括镇宝村大学新生代表在内的20多名学生,缓缓划过水面,留下一路风景。这是8月14日,镇宝村大学新生代表与其他大学生、高中生交流后小憩的场景。在此之前,他们“各言其志”,“感恩”一词频出。他们与各地准大学生交流大学构想、人生理想,向高中学子传递高中心得、学习方法及如何树立良好心态、稳内核、正常发挥。保山清华海游船公司给他们提供了“庆功宴”,并让他们深情体验了一把游船上的“大好河山”。第二天晚上,传统文化老师引领他们到茗山居小院,进入“国学殿堂”,学习文化经典,涵养生活日常。在入学前,扎了一次文化之根。

临行送别。8月17日,一名驻村工作队员接送大学新生代表游学归来,8月21日,另一名驻村工作队员冒雨把第一个准大学生送上了大学的新征程。大学新生入学临近,镇宝村村委会人流络绎不绝,村“两委”、挂村单位及挂村领导、社会爱心人士、驻村工作队员以不同的方式,为即将踏入大学校门的学子壮行。在有无息助学贷款保障的基础上,临行前,7名大学生接受了来自不同渠道的15000元奖金。众人助力“扶上马”,赞赏、鼓励之声不绝于耳;关爱、期待之情溢于言表。“大学必胜!”一个高调的声音在高黎贡山深处久久回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