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个人只有融入团结的集体才能实现宏伟目标。龙陵县中医医院始终坚持以“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为总目标,精准谋划,高位推进,在全县靶心向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幸福美丽的奋进路上,各族儿女携手奋进,同心合力绘就更加美好的幸福画卷……
抓组织强领导,高位推进示范创建。
县中医医院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进医院”创建工作中结合本院中心工作,抓宣传动员,及时召开动员部署会,对相关创建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始终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作为一项基础性、战略性和长期性的任务来抓,形成了统一领导、党支部齐抓共管、科室各司其职、社会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秉持传承中医国粹守护全民健康,健康路上不让一个民族掉队,扎实推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进医院”,取得显著成效。2020年获第一批保山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
“从原来的村容环境脏、乱、差,到现在路通了、灯亮了,还有宽敞的广场,不仅这样,还经常有医生下乡来义诊,在家门口就能看病,村民们切实享受到了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带来的实惠。”赵大爷高兴地说。
同心筑梦,民族文化之花绚丽绽放。
每个少数民族都有各自独特的历史渊源和文化特色。县中医医院以传承载体建设为抓手,以开展活动为牵引,以人才培养为基点,积极促进各民族文化交融创新。一是强化素质,提升服务能力。近年来选派少数民族职工4人次到上级进行学习,共调入和招录医疗技术人员80余人,有效的加强了我院医疗技术队伍建设,医院整体服务能力得到了提升,能更好的服务各民族群众;二是引进新设备,拓展服务,普惠各民族群众。近年来,共购置CT、DR、全身彩超、四维彩超等多种现代化诊断和检测设备,现有的设备已能服务好各民族群众的就医需求;三是成立民族民间医学科,发挥优势为民服务保健康,将少数民族医药事业和中医药事业有机结合,四处挖掘民族民间中医药人才和民间单方,为患者提供健康服务;四是在健康扶贫的道路上,扎实推进健康扶贫各项工作,认真落实“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结算”政策;五是开展义诊,增进感情。抽调中医专家、各临床业务骨干到各乡镇进行义诊活动,下乡义诊20余次。接受中医健康咨询、义诊达4000余人次。其中,深入龙山镇蛮旦阿昌族聚居地、龙新乡黄草坝小米地自然村为400余人次阿昌族和傈僳族同胞进行免费义诊,努力营造各民族同呼吸、共命运、一家亲的民族团结氛围;六是设立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病房。每个科室都设立两间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病房,病房以“尊重差异、包容多样”为初衷,体现尊重各民族生活习俗差异,在收到少数民族同胞住院时,我们优先考虑把他们安排在示范病房住院。
手足相亲,像石榴籽一样紧紧相拥。
县中医医院党支部有党员63人。其中,少数民族党员2人。支部以“党建铸医魂,杏林红先锋”为主题,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将党史学习教育、“主题党日”“三会一课”与疫情防控、创民创文创卫、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健康龙陵建设等中心工作统筹推进,做到学史力行,把为群众办实事作为第一民生工程。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医院为民办事10件,党员为民办事106件,增进了民生福祉,让各族群众共享民族团结示范成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各民族手挽着手、肩并着肩,共同努力奋斗。我们是中华民族的一分子,也要用自己的双手为健康龙陵、健康中国建设添砖加瓦。”县中医医院沈富广说。
下一步,龙陵县中医医院将深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建党100周年重要讲话精神,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促进各族群众在共居共学共乐共建中互相了解、互相尊重,增进情感、增加情谊,进一步增强群众对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的获得感幸福感,增进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和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全面落实“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目标,为各少数民族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让广大群众在“健康龙陵”建设中获得更多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