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是民生之要、脱贫之基。为提高贫困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提高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知晓率,紧紧围绕“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进一步加强基层医疗工作,加快推进健康扶贫有效落实,提高贫困群众满意度、获得感。2020年7月4日,平达乡的村医自费带着本村的6名疑似肺结核可疑症状者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到指定医院做检查。虽然区区百元的车费,但是体现了村医对健康扶贫政策的有效落实,对脱贫攻坚决胜的坚定信念,防止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因病返贫,因病致贫;同时对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做进一步的宣传,引导和鼓励疑似肺结核患者到指定医院做检查。脱贫攻坚的决胜离不开各行各业的聚心推进,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施行也离不开老百姓的支持与配合。
肺结核小知识:
肺结核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早期的症状很多人都会忽略,而常见的症状如发热,咳嗽咳痰等。肺结核的早期症状主要是以发热为主,发热是很多疾病都可以出现的常见症状之一。肺结核病也不例外。肺结核早期可无任何症状或症状轻微而被忽视,若病变处于活动进展阶段时,可出现以下症状:
1、发热:表现为午后低热,多在下午4-8时体温升高,一般为37-38℃之间。这时病人常常伴有全貶力或消瘦,夜间盗汗,女性可导致月经不调或停经。
2、咳嗽咳痰:是肺结核最常见的早期症状,但也最易使患者或医生误以为是“感冒”或“气管炎”而导致误诊。
多数肺结核病人在患病期间会处于一种营养失衡状态,因此肺结核病人既要配合医生的治疗,更要在饮食方面增加营养。弥补因疾病所致的消耗,促进修复。合理的营养膳食是肺结核病人治疗和康复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现就结核病人的饮食注意的事项简述如下。
一、肺结核病人饮食原则
高热量、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并同时补充足够的矿物质,来增强抵抗力,补偿疾病所致的高消耗。
二、肺结核病人饮食应注意的事项
由于肺结核最常见的症状有咳嗽、咳痰、咯血、发热及盗汗等,这些症状都会使组织蛋白和热能严重消耗,同时病灶的愈合也需要大量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因此患者在饮食与热能供应上都要高于常人,在饮食方面应注意以下几点:
要补充充足的优质蛋白质:蛋白质的增加可直接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因此每天要补充充足的优质蛋白,如瘦肉、家禽、乳类、蛋类等。
要供给充足的热量:因为肺结核患者经常有低热或高热,热能消耗比正常人高,每日每公斤体重应供给热能4050千卡。饮食要多样化,粗细粮要合理搭配。
要食用富含多种维生素和钙剂的食物。如青菜、油菜、芹菜、西红柿、胡萝卜等。可再适当吃些水果,如苹果、梨、杏、柑橘、草莓、桃等。进食量应根据个人情况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