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以来,龙陵县文化和旅游局认真落实中央、省、市、县支持文旅品牌打造的政策措施,加强文旅品牌形象,提升龙陵知名度、美誉度,增强龙陵旅游吸引力。
加强旅游示范区创建。优化提升景区品质,推动A级景区提级增量和“绿美景区”建设。始终聚焦“旅游品牌化战略”,持续巩固提升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成果,邦腊掌温泉养生度假区创建省级旅游度假区通过市级初评,待省级专家实地测评。品斛堂申报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勐糯大寨社区申报全国旅游重点村通过市级初评,神泉民居客栈申报通过省级专家实地评定,邦腊掌温泉获评五星级温泉旅游企业。持续推动旅游品牌创建,积极申报创建国家级、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和省级最美乡愁地。
持续打造乡村旅游示范点。聚焦温泉康养、红色研学、乡村旅游等主题,合理布局并培育创建旅游度假区、旅游名镇(名村)、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持续打造勐糯、龙新、镇安、龙江等乡村旅游示范点,提升基础,丰富业态,完善服务。龙江稻花鱼、傣味大寨、多彩镇北、传统农耕雪山、蚌渺湖露营、勐冒农旅体验等乡村旅游品牌雏形初显。组织松山景区、镇北乡村旅游从业人员、餐饮业服务人员共计300余人次开展了服务礼仪、讲解、餐饮接待等3期专题培训,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从业人员服务水平。
加大宣传品牌形象。分析塑造龙陵整体旅游品牌形象宣传,形成龙陵文旅IP,加强与主流媒体、网络红人、新媒体平台等合作。借助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中国—南亚博览会等平台,全方位宣传推介龙陵文化旅游,适时组织企业开展文化旅游促消费系列活动。加强对外宣传力度,提高营销准度,针对不同目标游客群体,策划拍摄旅游宣传视频,争取在抖音、小红书等顶流媒体上推送,扎扎实实从流量做起,最终让流量变现为游客量和实实在在的人均花费。2022年以来推出打卡龙陵25期、非遗龙陵3期、倾听龙陵1期、傈僳族刮欠4期。
促进农文旅融合。深挖农文旅融合的消费潜力,做好游客引流,切实增加全县游客人次和旅游收入。依托龙陵红色文化、特色民族文化、非遗文化,讲好龙陵故事。积极融入保山红色旅游环线,以红色研学为突破口,打造红色精品教学点4个、红色旅游线路2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