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全县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启动以来,我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贯彻落实省、市、县普法强基补短板各项安排部署,结合部门职能职责,聚焦工作任务,以初中文化程度以下、法律意识淡漠的农村青壮年、社会闲散人员为主要对象,依托村组干部、驻村队员等,开展“法治进乡村、进社区”活动,切实增强人民群众敬畏法律、尊重生命的意识,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社会氛围,努力使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在全社会蔚然成风,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同发展,为奋力开创新时代云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提供法治保障,以“四举措”助力普法强基补短板工作落细落实,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
一是突出对驻村工作队员的业务知识培训。按照“向谁普、谁来普、普什么”的工作思路,紧紧围绕普法强基工作重点,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按照“点对点”“面对面”的方式,对全县驻村工作队员进行集中培训,培训采取专题辅导、经验分享、分组研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邀请各领域的专家进行授课,组织经验丰富的村(社区)党总支书记和驻村第一书记交流经验,让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充分认识持续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的重要意义,自觉学习农村工作新知识,主动掌握新技能,不断完善知识体系、提升自我,练就过硬本领。截至目前,共开展驻村工作队员能力素质提升培训班1期,培训人数245人。
二是突出对脱贫群众和“三类对象”的法律帮扶。针对基层群众法律意识薄弱的实际,龙陵县结合开展的龙陵县领导干部挂包帮扶低收入脱贫户(含监测户)工作,对低收入脱贫户(含 监测户)全覆盖开展帮扶,要求各挂包责任人要按照“四个不摘”工作要求,每月至少走访一次挂包对象户,及时了解掌握挂包户生产生活中存在的困难问题,认真向挂包户宣传讲解相关帮扶政策,破解农村普法难题,作为常驻群众身边的普法队伍,对入户过程中发现的法律风险进行分析研判,特别是对矛盾突出的琐事口角、邻里关系、经济纠纷双方当事人和婚恋家庭矛盾突出人员,采用“疏导+调解+普法”的工作模式,充分发挥领导干部在纠纷矛盾化解中的作用,做到矛盾问题解决在一线、纠纷化解在基层、隐患消除在萌芽、普法教育全覆盖,尽最大努力帮助协调解决群众困难问题。2023年,龙陵县640名领导干部挂包帮扶1273户低收入脱贫户(含监测户)。
三是突出对挂钩村(社区)的法律知识宣讲。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谁管理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责任制,履行好部门普法职责,切实结合挂包单位责任,制定普法责任清单和年度普法计划,以召开院坝会、座谈会、群众会等形式进行法律知识普及,开展法治宣传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等有针对性、有规模的普法活动,广泛宣传、宣讲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2023年,县乡村振兴局深入挂钩村平达乡平安社区及小河村开展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进社区宣讲活动1次,进校园宣传活动2次。
四是突出对在干部职工的法治意识培养。认真组织开展法治宣传和普法教育,领导班子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依法办事,全体干部职工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不断增强。2023年,把宪法法律和党内法规列入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和干部年度学习培训计划,组织专题学习,开展党组学习理论中心组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1次、干部职工学法10余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