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科学谋划好“十四五”规划,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交通强国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制定交通强国云南示范区保山行动方案,市交通运输局委托交通运输部规划院编制《保山市交通运输中长期规划》。12月12日,部规划院和市级调研组深入龙陵开展实地调研。副县长那青海陪同。
那青海对调研组一行的到来表示欢迎,并请求帮助把国道G219和象达至龙陵火车站等项目纳入“十四五”规划,在项目规划上给予倾斜,龙陵一定会按照上级要求,统筹好各部门力量,把交通运输工作做好,切实发挥交通先行的作用。

县交通运输局汇报了全县“交通网”建设规划情况。近年来,龙陵县紧紧结合脱贫攻坚工作,逐步完善交通路网结构,形成了高速牵引,国、省干线支撑,县、乡、村道密织的路网现状。路网密度达70.48公里/百平方公里,全县通车里程2192.93公里。其中,高速公路56.6公里;二级公路103.6公里;三级公路47.2公里;四级公路1707.7公里;等外公路277.9公里。相继建成保腾高速公路、龙瑞高速公路,积极协调推进瑞孟高速公路前期工作和进场道工程建设,完成了红色旅游线松山至龙山卡段和龙山至勐柳村出口公路,全面完成G320国道龙陵城区段改扩建工程,稳步推进G219黄南公路改扩建。着力实施县、乡、村道改造提升工程,形成了以县道为骨干、乡村公路为基础的干支相连、布局合理、安全通畅的农村公路网。依托通畅工程、撤并建制村、中央预算内资金、窄路面加宽、直过民族村、50户以上自然村路面硬化等项目建设,共实施农村公路项目93个、改造里程620.64公里,投资4.03亿元。实施农村公路施安全生命防护工程20项,道路52条,里程417.3公里,总投资3171.61万元。实施“溜索改桥”项目,分别在阿昌族聚居的龙山镇芒麦村和中缅边境木城乡建成蛮旦大桥、中涨河大桥,改善边疆民族地区群众出行条件。全县10个乡镇全部通沥青(水泥)路,121个建制村公路通畅率达100%。
但是,交通基础设施滞后依然是我县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尤其是部分边远地区群众出行条件还很困难,道路通行质量不高,综合交通枢纽尚未形成。
下一步,我县将积极完成“十三五”目标任务,填补铁路建设空白,加快推进国省干线和县、乡、村道建设,提升站场建设质量,推进怒江和龙川江流域航运基础设施,加快物流网建设力度,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和桥头堡发展战略,为龙陵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交通保障。
据了解,此次规划编制规划到2035年,通过规划建设,将进一步完善全市“铁、公、机、物流”等交通运输网络。围绕规划,我县提出了力争在“十四五”中期实现乡镇通高速率达80%、乡乡通二级公路率达100%、自然村通硬化路率达100%、“十四五”末实现建制村通三级公路率达100%的目标,根据目标,我县把需规划建设的“交通网”项目清单提供给了调研组。

调研组通过听取汇报,实地踏看公路、站场和旅游线路建设,对我县为脱贫攻坚所做的贡献表示祝贺,表示一定会将边疆地区老百姓对道路建设的期盼装在心里,落实到规划设计中,为保山市交通运输发展规划倾心尽力,作出优质、科学的规划方案。(龙陵县交通运输局 匡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