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间绿树葱茏,草木清香弥漫,路面平整洁净,设备有序运转,鸟鸣从林间传来......这幅清新宜人的生态画卷,描绘的竟是龙陵县城市生活垃圾场和建筑垃圾场的所在地。

这一蝶变的背后,是龙陵县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引领,高位推动、全民参与城市垃圾治理的生动实践。近年来,龙陵县紧扣美丽县城建设为目标,通过完善设施、创新模式、科技赋能、变废为宝,走出一条“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生态化修复”的垃圾治理新路径。
龙陵县城市生活垃圾场自2008年全面运行以来,日均处理生活垃圾50吨。不远处的建筑垃圾场同样焕发新颜,这座占地120多亩的“城市清道夫”自2011年运行至今已消纳建筑垃圾7万吨。如今,在14亩复垦区,1500余株旱冬瓜树苗正茁壮成长,绿树成荫。

目前,县城已建成39座生活垃圾收集驿站,投放1528只垃圾桶、316只四分类果皮箱,配备餐厨垃圾清运车1辆,实现规划区垃圾分类服务全覆盖;16辆环卫车、148名保洁人员日均清扫保洁面积63万平方米,实现道路清扫率、垃圾清运率双100%。
2023年6月起,龙陵县将生活垃圾清扫保洁、垃圾场及渗滤液处理站等全链条管理,委托龙陵县成飞城镇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一体化”运营。据县环卫站站长赵胜会介绍,这一改革使垃圾处理效率提升30%,成本降低20%。2023年至今已清运生活垃圾29200吨、建筑垃圾7300吨。
2022年投用的生活垃圾中转站发挥关键作用,配套体系将日均50吨垃圾转运至保山海创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焚烧发电,“变废为电”;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累计超4000吨,真正将“垃圾”转化为“资源”。
龙陵县坚持“科技+生态”双轮驱动,生活垃圾渗滤液处理采用全国领先的“生化处理+DTRO叠管式反渗透”工艺,日均处理100立方米,出水水质严格达标;同时,通过覆土覆膜封场,有效减少雨水渗入,降低渗滤液产生量。
龙陵县将持续优化垃圾治理体系,以无害化处理与循环利用构建更优良的生态环境,实现生态、经济与社会效益的多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