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效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驾驶摩托车、电动车引发的道路交通事故,保障未成年人生命财产安全。龙陵县公安局精心组织,周密部署,联合教育部门深入开展未成年人驾驶摩托车、电动车专项整治工作,为广大交通参与者出行创造良好的道路交通环境。
一、以部门联动为突破口,吹响齐抓共管“集结号”。一是细化工作方案。县公安局与教育局联合出台了未成年人驾驶摩托车、电动自行车违法行为专项教育整治工作方案,细化明确了各学校、派出所的工作任务和责任,要求各部门要严格落实各项工作措施,加强协作配合,加大排查整治力度,努力为辖区学生出行提供安全、畅通的道路交通环境;二是建立警校联动机制。交警、治安、巡特警大队联合辖区教育部门定期召开警校座谈会,邀请辖区分管领导参加,增进沟通交流,征求意见建议,进一步完善警校联动机制,梳理未成年人驾驶摩托车、电动车的安全隐患和管理盲点,做到既“分工明确”又“相互协作”,共同为辖区中小学生出行创造安全、畅通的道路交通环境。
二、以隐患整治为突破口,筑牢源头监管“防护墙”。一是深入排查非法改装窝点。针对未成年人无证驾驶非法改装、拼装、报废摩托车上路多的特点,交警大队组织警力会同相关部门深入辖区摩托车经销点和维修点开展清查工作,及时发现和治理、取缔摩托车非法改装窝点,切断摩托车非法改装源头;二是深入排查道路安全隐患。交警、治安大队组织警力对辖区内校园周边道路通行状况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活动,重点对安全隐患多、交通状况差、群众反映强烈的校园及周边道路进行集中排查整治。把完善各类交通安全设施作为排查重点,及时发现存在问题,制定整改措施,对能够立即整改的现场整改,对不能立即整改的提出整改意见,明确责任部门和整改时限,并及时向县委县政府提交整改报告,确保排查工作扎实有效。
三、以路面管控为突破口,打好严查严管“组合拳”。一是加强重点时段管控。针对辖区未成年人驾驶摩托车违法特点,交警、巡特警大队对上下学时间段、夜间时段进行重点管控,建立常态化管理机制。同时,结合护学岗的设置,有针对性地加强校园周边道路及飙车、无证、酒后驾驶等违法行为突出路段的整治。对未成年人驾驶摩托车违法突出的学校,采取发放交通安全隐患整改通知的形式,通报教育部门督促校方落实整改要求;二是加强重点路段管控。交警大队在网吧、游戏厅、烧烤摊等周边道路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对于违法驾驶摩托车、电动车的未成年人,通知其家长前来处理,依法处罚,责令家长、监护人严加管教,共同接受交通安全教育,并通报监护人所在的单位、社区、村委会。在教育未成年人的同时,让家长正确认识到未成年人驾驶摩托车、电动车的危害,进一步提升警示和震慑作用。
四、以宣传教育为突破口,绷紧遵规守法“安全弦”。紧盯中小学生及家长思想认识的“盲点”,切实抓好校园交通安全宣传工作。一是加强宣传引导。交警、治安大队深入辖区各中小学校,以开展交通安全知识讲座及“家长课堂”的形式,结合发生在身边的交通事故案例,深入浅出地向家长及中小学生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以及出行注意事项,培养其自觉养成文明出行、遵章守法的良好习惯,并通过组织开展知识问答、发放奖品的方式调动中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鼓励中小学生在生活中主动学习交通安全知识、遵守交通法规,争当交通安全学习和宣传“小卫士”。二是创新宣教方式。交警大队利用公安交警官方微信、微博等网络平台,提升校园交通安全宣教的实时性和针对性,切实增强学生家长及老师对交通安全的关注和重视程度,自觉抵制无证驾驶、酒后驾驶、摩托车、电动车多人共骑等交通违法行为,自觉摒弃闯红灯、翻越护栏等交通陋习,为孩子树立良好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