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打开适老化模式 政府信箱 加入收藏 x
龙陵警方
红茶社区真情扶贫被贫困村民记在心里
发布日期:2018年08月13日 09:06 浏览:[] 作者:杨汉申 来源: 龙陵警方 打印

“如果没有戒毒社区民警挂钩帮扶,李双云家咋可能盖起这么漂亮新房?”

“杨炳华家的建房手续一直未批下来,民警不但替他家申请了手续、盖了新房,而且还协助开起了服装加工店,这些帮扶民警真的有心啊。”

8月7日,龙陵县镇安镇镇北社区部分村民竖着拇指这样告诉笔者。

龙陵县镇安镇镇北社区是县公安局红茶戒毒社区挂钩扶贫点,由于镇北属于冷寒地区,脱贫任务繁重。红茶戒毒社区挂钩镇北以来,就对镇北的扶贫挂钩工作进行了全方位调研。经过调研发现,导致镇北贫困户致贫原因大概三个方面:首先是因病致贫,其次是发展动力不足,再者就是少数贫困户缺乏上进心,“等、靠、要”思想严重。

“立卡户建房材料、施工技术人员由社区集中考虑解决,挂钩民警负责贫困户建房、产业发展等脱贫事宜。”为确保镇北脱贫攻坚取得实效,红茶社区领导班子决定利用社区戒毒资源,攥紧扶贫“拳头”,“一户一策”开展挂钩扶贫工作。

建档立卡户李双云全家5人,由于夫妻两人年龄偏大,常年患病,全家无任何经济来源,女儿李改兰的婚姻因此岌岌可危,不久前婚姻完全解体。去年7月,一场暴雨再次将李双云家的房屋墙体冲倒,全家住在了临时帐篷。为改善李双云家的居住条件,社区负责人郭积怀、挂钩民警张龙升多次来到李双云家访谈,研究解决他家房屋重建事宜。访谈发现,李双云全家只有现款1.4万元,加上政府危房补助款,全家只有4万元资金可以使用,但这些钱只够材料费。建房施工费毫无着落。“你再筹借一点,我们号召社区居民通过义务劳动方式补助一点。通过‘两个一点’先把屋子盖起来再说。”

郭积怀、张龙升两人磨破嘴皮,李双云最终才答应动工盖房。6月5日,建房工程开始了,从开工日起,张龙升就率领部分社区居民到施工现场开展不间断义务劳动,通过1个多月施工,房屋主体工程基本完工。为筹措装修费用,郭积怀又托人为李双云的女儿李改兰在县城找到了一份工作。

“每月工资2000元,吃住老板全包,再过几个月,房屋装修款就够了,感谢挂钩民警,感谢党的富民政策。” 电话中,李改兰高兴地这样说道。

返贫户杨炳华的宅基地位于320国道旁,房屋建盖手续一直没能批下来,全家3人挤在一间简易房内,为帮助杨炳华建盖新房,民警杨诺从东奔西跑帮助杨炳华申请建房手续。建房手续批下来后,郭积怀、杨诺从又一边协调施工建材,一边带领戒毒社区居民到现场义务劳动,协助杨炳华户“起房盖屋”。房子盖好后,杨诺从又根据杨炳华夫妇有服装加工手艺的特点,协助他家开起了服装加工店。

“房子盖起来了,服装加工店开起来了,杨炳华户脱贫希望就大了。”小组长杨炳葵对杨炳华户按时脱贫充满信心。

“对于丧失生活信心贫困户,我们主要还是在扶志上下功夫,在增强生活信心上做文章。” 采访中,郭积怀多次提到这个扶贫话题。

贫困户杨明(化名)的父亲、妻子分别于2004年和2014年患癌去世,2005年,其母又因车祸撒手人寰,目前只有兄弟和杨明9岁的女儿3人共同生活。生活的不幸给杨明连续带来了精神上的沉重打击,生活一度丧失信心。挂钩民警罗剑第一次走进杨明家时,发现杨明家根本就不成一个家,垃圾成堆,苍蝇成群,大门垮塌。“亲人的遭遇是不幸的,但这样消沉下去,天堂的亲人也会不安的,生活还要继续,日子还得过,你必须振作起来,把这家支撑下去,不然就对不起逝去的亲人。”罗剑多次到杨明家鼓劲加油,罗剑苦口婆心的说教终于让杨明弟兄二人走出了阴影。

为帮助杨明走向新生活,杨思波、罗剑、许永坤等民警先是放弃休息时间到杨明家打扫卫生,最后又找来沙子水泥,与社区居民一道替杨明翻修了垮塌的大门。

“挂钩民警让我重拾了生活信心,我发誓要丢掉贫困户这顶穷帽,以此报答民警。”杨明这样保证。

截至目前,红茶社区共为6户建档立卡户新建、修缮了房屋,协调水泥16吨,沙子20车,协助3户挂钩户找到工作,为1户挂钩户开起服装加工店,为12户立卡户找到了脱贫方向。社区挂钩的17户建档立卡户已有14户达到脱贫标准,剩余立卡户脱贫攻坚工作正在推进当中。

既做‘啦啦队’又当‘运动员’,红茶社区利用社区戒毒资源,攥紧扶贫“拳头”为贫困户“办大事”、“解难事”,开展挂钩扶贫工作的做法被贫困村民记在了心里。“戒毒社区真扶贫、扶真贫开展脱贫攻坚工作起到了标杆示范作用,镇北社区各挂钩部门以红茶戒毒社区为榜样,将贫困群众当亲人,把挂钩扶贫工作当作自家事情,千方百计开展扶贫工作,镇北社区70户建档立卡户已有61户达到脱贫标准,这与红茶戒毒社区的示范作用是分不开的。”社区主任郭绍松这样评价红茶戒毒社区的挂钩扶贫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