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名主管禁毒工作的副政委,他又是一名普通的公安民警,为兑现“强担当,树新风”诺言,他走出办公室,将指挥岗位移师破案现场指挥侦破案件。他叫张宏林,龙陵县公安局副政委,在去年侦破的一起运输毒品案中,张宏林不但充分彰显与毒贩斗争的指挥才能,而且在公安机关主题实践中树起了榜样。
实地调研的信息,指挥破案才踏实
“通过实地调研的信息,指挥破案才踏实。”这是张宏林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去年10月,龙陵公安局获取一条信息:境外“生意老板”老k出现在临沧市某地公安卡点附近村寨。老k曾有三次“贩运违禁物品到昆明”记录,而某地公安卡点又有“边关铁卡”的美称,许多毒贩就栽在那里,老k到卡点附近村寨活动,极有可能在“考察”贩毒线路。

经过批准,上级指定张宏林为组长,成立专案组负责该案侦破工作。
为掌握老k的活动规律,张宏林数次到临沧边境一线实地开展调查研究工作。从老k出现在临沧市某卡点附近村寨,到其曾有3次贩毒到昆记录,张宏林初步推定老K确有贩毒企图。为保证成功侦破案件,张宏林将专案组分为四个小组到云县、耿马、沧源等地开展工作。
“要知道梨子的滋味就得亲口尝一尝,不然指挥就是纸上谈兵。”为获取老K团伙的活动信息,张宏林数十次前往沧源边境一线实地调研。通过调查分析,张宏林基本掌握了老K团伙的活动轨迹。摸排到老k下辖的一名童姓贩毒骨干信息和两名贩毒马仔的活动踪迹。
坐镇破案现场,指挥起来就得心应手
多次侦查后,张宏林最终断定老K就是一名境外遥控指挥毒贩。张宏林决定将此案连根拔起。去年12月4日,专案组发现,老K开始唆使童某进行贩毒活动。但如何交接毒品?毒品交接地点却尚不清楚。面对这一突发状况,张宏林靠近现场零距离指挥破案。他亲自率领民警到事先掌控的两名贩毒马仔租住的宾馆进行蹲点守候,多次召开临时案情分析会,“你是指挥员,办公室听汇报就行了。何必亲自蹲守?”参战民警这样问张宏林。“坐镇破案现场,指挥起来就得心应手。”张宏林回答。根据案件特点,他及时调整侦破计划,明确破案责任制,对童某等马仔进行全天候监控。
两天后,张宏林发现童某等人驾驶的越野车前往沧源县边境方向驶去。“跟踪追击。”张宏林率领民警尾随童某等人走出居住宾馆。

“我的指挥位置在预定破案现场附近,大家保持通信畅通,随时听我指挥。”无论追踪还是守候,张宏林一直出现在民警前面。当日21时,接到毒品返回沧源县城的童某驾车向沧源县城广场驶去,“目标出现,动手!”张宏林率先离开蹲守岗位,率领民警直扑沧源广场。
正准备装运毒品的毒贩看到四面八方扑来的民警顿时傻眼了,纷纷举手示意就擒。专案组当场从童某驾驶的越野车查获毒品冰毒片剂133.2公斤,2辆涉案车辆被收缴,除老K外,其余毒贩全部归案,而参战民警却无一伤亡。
“将岗位前移破案现场。”“与参战民警同甘共苦。”一直是张宏林工作的座右铭。在错综复杂的案件突发情况下,张宏林始终沉着冷静,牢牢掌握案件主动权,充分彰显了他出色的指挥能力,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他“强担当,树新风”诺言,为龙陵禁毒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