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经济是承担经济社会发展重任的主力军、领跑者。2016年,面对宏观经济下行、微观运行困难的形势,全县工业战线克难奋进,消化水泥持续减产,工业硅价格下跌给工业经济增长造成的负面影响,克服部分原材料不足的困难局面,进一步落实稳增长优惠政策,积极协调做好要素保障,努力服务和促进企业保持生产,特别是全员合力稳增长,全力以赴攻项目,全面支持促创新,全县工业经济呈现出总体运行平稳的局面。
一、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一)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为64.45亿元,同比增长15.4%(可比价),高于市上目标任务1.4个百分点。
(二)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工业增加值18.45亿元,同比增长12.4%(可比价),低于市调整目标任务0.1个百分点。
(三)主要产品产值产量。生产金属硅15.99万吨,同比增7.7%;生产电锌22053吨,同比增7%,生产白糖47782吨,同比增长2.6%,生产矿泉水5.7万吨,同比增长9.9%,规模企业发电104211万千瓦时,同比增长17.3%。生产硫酸17296吨,同比减少0.9%, 生产酒精6014吨,同比减少11.1%,生产水泥56.05万吨,同比减少24.6%。
(四)非电力工业投资。完成非电力工业投资 15.55亿元,同比增64.1%,高于市上目标任务8个百分点。
(五)工业用电。工业用电量21.81亿千瓦时,比去年同期增长6%,占全社会用电的48.2%。
二、经济运行的特点及存在问题
(一)结构性调整变化突显,工业产值结构逐步从有色(铅锌采矿)、黑色金属冶炼业(工业硅)为主导产业向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黄龙玉)和医药制造业(石斛加工制造)的支撑过渡。
1.2015年各行业占工业总产值比重
(2015年由于宏发铁矿开采结束,全年仅生产4个月,实现产值559万,该企业于当年退出规模企业,2016年度黑色金属矿采选业无数据)
2.2016年各行业占工业总产值比重
(二)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企业生产经营受市场支配明显。一是硅产品价格出现波动,金属硅价格从上年的最高价13944.15元/吨下降到本年度的最低价10545.88元/吨,2016年,在各级、各部门的努力下由于电力供给的充分,金属硅生产企业除正常检修外,努力扩大生产,增加产量弥补价格下跌的影响,生产金属硅15.99万吨,同比增长7.7%,而产值增幅则为0.5%,产量增幅大于产值增幅,与上年度相比,产值减少4.8亿元(详以永昌硅业2016年与2015年分月价格表)。二是水泥生产受市供求影响日趋明显,海螺水泥以销定产,生产水泥56.05万吨,同比减少24.6%,在上年同期减少38.1%的基础上,本年度持续减少,与2014年生产水泥120.02万吨相比减少63.97万吨,产值减少1.5亿元。
(三)受价格市场调控影响,企业效益波动大,直接影响企业效益的实现。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7.03亿元,增长14.3%,超市级任务8.1个百分点;实现利税总额6.61亿元,增长20.4%,超市级任务16.6个百分点。累计培育规模企业6户,截至目前,全县规模以上企业总数达36户,超市级任务2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由上年同期的28户增加至36户,36户规模企业中4户出现亏损,占11.1%,受市场调整价格影响,全县5户金属硅生产企业中,有3户亏损,占亏损户的75%,从上年的盈利1060万元,本年亏损1407万元。
三、今后工作重点
(一)继续抓好稳增长政策措施的落实。强化对省、市关于稳增长和供给侧改革各项政策措施相关政策的落实,进一步贯彻执行好《保山市人民政府关于2016年稳增长工作的补充意见》,帮助指导企业结合实际把政策用好用活用足,积极争取资金补助和奖励。
(二)继续强化运行监测。要按照《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关于进一步做好当前工业经济工作的通知》和《云南省统计局 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工业统计和运行监测工作的通知》精神,进一步加强对全县工业经济运行的监测力度,对照全年目标任务和全年运行走势,认真抓好落实。
(三)继续做好规模企业培育工作。促进工业经济规模发展。通过加大财政资金投入、提高服务质量,破解发展难题,寻求更多的经济增长点,优化结构调整。进一步加快培规企业力度,努力完成培规企业2017年4户目标任务。
(四)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充分发挥矿电、农产品、建材、生物资源和煤化工等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
(五)继续推进节能降耗工作。鼓励工矿企业建立企业技术中心,加快工矿企业冶炼技术、工艺技术、木炭替代技术研究及应用,为全面完成节能降耗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